让探究能力在通用技术课堂落地生根
2019-09-10贾永祥
贾永祥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为根本宗旨,是一门立足于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探究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彰显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新理念,使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焕发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将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将实践、探究、创新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与对人生的真切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技术探究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构建问题情境
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情境,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策略、途径,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构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在生活化的探究学习活动中了解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与再创造的过程,让所学的通用技术教材(文本)上的知识真正走进自己的生活,实现了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的有效转变,学生一定会体验到通用技术学习成功的欢乐。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事例,将学生与通用技术教材(文本)上的知识距离进一步拉近,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教学通用技术教材(文本)《技术与设计1》的“发现与明确问题”时,一位教师让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如何避免铁制的割草机的刀片高速旋转时碰到沙石之类的硬物而使刀片受损。学生探究热情高涨,有的认为可以使用软质的材料制作刀片,如尼龙绳。此时,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尼龙绳做成的刀片是很易磨损的,经常更换刀片是不方便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继续展开探究,学生们有的在合作学习小组内展开探究活动,有的上网查询资料,最后探究发现,原来割草机的转盤上确实缠绕着一捆尼龙绳,一旦磨损,便会通过旋钮,自然的很方便的释放出新的尼龙绳。学生们会为自己的探究发现而感到兴奋不已。生活事例对学生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化问题情境中的“问题”理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是学生通用技术学习的引领者、点拨者与指导者,教师应积极应对学生的“发难”与挑战,以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引领、点拨、指导学生提出与通用技术知识紧密相连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开放学习时空
通用技术学习的空间不应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既包含时间的开放,又包含空间的开放。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获得“三维”目标的顺利达成。可以是通用技术学习内容的开放,涉及到学习条件的开放、学习问题的开放、学习思路的开放、学习结论的开放等,也可以是通用技术学习空间的开放,既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既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庭或社区展开多维度、多广度、多深度、多层次、多元化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比如,在《技术与设计1》的“结构与设计”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就应将学生带入通用技术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去自主探究、自主设计、自主制作现代立交桥、高层楼房等的模型,学生们一定会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尤其是学生设计的立交桥更是新颖别致,有拱形的、有框架式的、有悬索式的、有斜拉式的等,而立交桥与高层楼房的材料有的是木材的,有的是金属的,有的是塑料的,如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与易拉罐、硬纸板等。
重视作用激励
教师应对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予以积极的正面评价。这样的激励可以是通过教师语言的激励,如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表现给予满腔热情的评价,如用“你的做法真是太独特!”“你真是个发明大王。”等,也可以是物质性的激励,如教学《技术与设计1》中的“制作模型或原型”时,教师可以对探究活动中表现特别出色的学生予以物质奖励,如奖给学生钢笔或笔记本等。
需强调的是小组合作是通用技术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有利于提升探究的效能。比如,《技术与设计1》中的“常用的创造技法——头脑风暴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教师提出的课题进行相关的设计,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学习小组内各成员的学习热情高涨,展开探究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各小组认为教室内使用的黑板擦需进行改造创新,有的小组认为可以用静电除尘,有的小组认为可以用吸尘器回收灰尘再利用等,还有的小组提出了更多更好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创新提出了对黑板擦的创造技法,学生善于探究的欲望得到满足,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创造、创新的空间。教师应为学生构建探究性学习的舞台,引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生活探究、情境探究、问题探究、实验探究、合作探究、创新探究、发散探究等,使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通用技术教育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