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均衡教育对乡村学校的影响
2019-09-10毛洪敏
毛洪敏
【摘 要】走进乡村教学点,那里往往只有几名名教师和一、二十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困难家庭,其中有的正在接受低保、扶贫、慈善等救助。我们的教育如何才能带给这些孩子一个远大的未来,而不会使他们在多少年后成为又一轮扶贫攻坚的救助对象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现阶段乃至未来较长时间内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先前存在的发展失衡问题依然存在,而由经济、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数字鸿沟”、“城乡错层”等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现象,信息技术必将能够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最终实现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 键 词】信息化 教育均衡 乡村教育的影响
1. 强化主导机制,统筹教育信息化专项建设
教育信息化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不过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还远远不够。我们县小规模学校的调查发现:“校校通”全部实现;实现简易多媒体和互动多媒体配置的班级占比百分之百,具备“一校带多校”“专递课堂”接受传输功能的建设为零。可见,农村学校虽然实现了“校校通”,但距离要实现“班班通”特别是“人人通”,以及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支持推进教育优质共享和均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促进互助交流,让学生真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为了维护教育公平,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小规模学校逐渐成为农村学校主流形态,小规模学校的学生能否接受优质教育关系到两代甚至三代人的未来,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真指标。
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
传统的纸质读物如图书、报纸和杂志等,一位读者在阅读时, 其他读者就不能同时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就决定了每个学校必须构建自己的图书馆。有资金的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有能力建设图书馆甚至是阅览室,资金匮乏的乡村学校就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图书馆。由于数字化教育信息在网络中有强大的共享性,完全没有必要在每个学校都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库。只需要在一定地区内建立一个教育信息资源库,就可以实现该地区内所有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城乡一体化配置,促进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均衡。
4.构建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
技术的介入为城乡学生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通过网站构建城乡学校的学习共同体,通过这个网站,来自城市的学习者与来自乡村的学习者一起,以学习资源为基础,开展持续而深入的交流活动。 而由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具有丰富教学与助学经验的教师、精通网络交流技术的技术专家以及稔熟教育教学原理的教育专家组成的助学者团队则为城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学术性支持、技术性支持以及人际方面的支持。
5.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校校通”工程,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学校共享。
所谓“校校通”,是学校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多种形式促进校际间信息交流渠道联通,实现学校之间教育教学信息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高速流动,达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校校通的建立,給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新鲜的、趣味的教学和学习资源。老师在上课时可以边给学生播放和课堂学习有关的视频和图片。这些视频和图片比课本上的知识更加有趣、新颖,改变了学生仅仅从课本获取知识的局面, 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资源途径,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新鲜有趣的教育资源。
6.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均衡发展。
通过远程互动教学,使城乡学生在“同一个教室”听课。远程教育的实施,对于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远程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远程和互动。 在乡村学校,由于教师资源有限,很多语文数学之外的学科形同虚设, 在远程互动教学中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用远程互动教学, 乡村和城市的学生可以同时的,不受地理条件约束,听同一个老师讲课。 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和学生互动,可以提问并且请学生回答,回答的学生可以是乡村学生也可以是城市的学生。远程互动教育完全打破了空间上的约束,使城乡学生可以在“同一个教室”听课。
三、 结 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交流和共享功能能有效地解决城乡学校差距的部分问题,如何使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改善城乡教育的差距仍有待继续深入探究。但要使教育公平在未来生活中完全实现,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继新,徐婷,梁书孟.构建城乡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03):73-75.
[2]熊才平.以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