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初中化学案例教学新思路
2019-09-10江国良
江国良
案例教学,指的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教师要充分挖掘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与释放学生的学习活跃性,因此从指导性案例出发,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导学中收获到学习的快乐。本文以初中化学为载体阐述教师在组织设计、运用学案导学法时的教学思路。
构建思维活动框架
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的系统性活动,一般来讲,它包括了“预习教学、课前导入、课中讲解、随堂;随机测试、课后作业、小结审视”这几个环节,因此,教师在组织设计导学教案时,也应当将围绕着这一完整的教学思维作为教案构建的框架依据。以《走进化学实验室》为例,教师的导学教案整体框架可以参考:预习教学——鼓励学生思考想象中的实验室是什么样子的(空间场地大小、实验器材的种类多少、安全标语的粘贴警示等),让学生书写出关键词。课前导入教学——让学生说一说假如自己进入了实验室操作,应该注意什么。课中讲解教学——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设计成问题链条的方式引导学生逐一破解并了解实验室。随堂:随机测试——让学生旁觀其他人在实验室里面的活动,由学生自己来指出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课后作业教学——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根据所学习到的知识设计一份《实验室操作指引手册》。小结审视教学——让学生传阅彼此制作的手册,相互点评,最后再由教师来梳理出这一个课堂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总的来讲,根据教学的完整思维活动来构建导学教案的框架,有利于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始终都在正常的轨道中。
确立讨论学习模式
导学教案强调要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思考问题,因此,教师在组织设计导学教案时,还应当以学生的自主性交流讨论为学习模式。以《元素》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解这一个核心环节中,设计若干个问题鼓励学生们自己来交流与讨论。比如“判断某两个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这一依据是什么?教材虽然很明确地指出取决于“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如果两个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则为同一个元素,反之不然。虽然依据明确清晰,但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支持这一依据背后的逻辑原理是什么。比如,核电荷数为什么能作为判断两个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核电荷数反应了原子的哪一种特性,或者决定了原子的哪一种特征?是否可以将这个依据倒过来看,元素相同的某两个原子,其核电荷数是否就一定相同?等等。总的来讲,以自主性交流讨论为学习模式,重在鼓励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不要过多地惧怕失败或者错误而要敢于朝真理摸索的道路去迈进。
设计内容分布原则
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与沉淀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组织设计导学教案、运用实施教案导学策略时,还应当以渐进性内容为设计原则。以《常见的酸和碱》为例,教材先后介绍了常见酸碱代表物质的性质、溶液酸碱度的测试与表示方法、酸碱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等知识点,每一个板块的内容,教师都可以按照难度由低到高依次设计为“基础必学内容” “难度升华内容” “尝试挑战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性地进行学习,教师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了基础必学的内容,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难度,升华内容,少部分能力超群的学生可以掌握尝试挑战内容。以渐进式内容分布为设计原则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完成率与时间性,由于导学教案是以学生讨论交流为模式,时间相对比较不可控。因此,采用难度分阶的方式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管理导学课堂,以侧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知识集群呈现方式
学案导学法在于激发与鼓励学生自己来学习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让导学教案变得生动有趣,因此,在实施这一策略时,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多元性内容呈现为知识集群方式。以《盐 化肥》这一章节为例,由于该部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程度比较高,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教案时,可以尝试融入以下元素:其一,视频。以短视频、微课等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二,图表识别,让学生识别出几种常见的盐类肥料及其分布地点。其三,调研任务型。让学生围绕“生活中的盐”为主题来了解下盐在生活中的存在与应用,并结合内容书写出一份调研小结报告。其三,科普讲座型。让学生在导学结束后,根据具体内容举办一次科普讲座或沙龙会,将自己学习到的更多课外知识分享给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开拓眼界,丰富视野。总的来讲,用多种不同方式来呈现导学教案的内容既有利于提高趣味性,又有利于覆盖更多学生的爱好,同时也让学生得以采用更有创意性的方式来学习化学。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法强调“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真正地形成学科思维,掌握学科知识,以实现举一反三、理论迁移实践的学习效果。从初中化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时第一次正式地接触化学知识,用学案导学法有利于让学生自己亲自接触并感受到化学的奥秘与乐趣,从而在喜欢化学、享受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去掌握化学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