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主义教育哲学的反思与回归

2019-09-10潘其校郭青麦峰铣

锦绣·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师生关系

潘其校 郭青 麦峰铣

摘 要:以生理、安全为基,归属、尊重为渡,来实现自我是每一个社会人持续兑换社交货币的条件与目的。将这一规律引渡到教育领域,便是强调对受教者兴趣、内心、心里的关切与潜能的探掘。以人为本的育人真经被写入现代教育的头条准则,然而,当老师沦为学生成绩的唯一影响因素、集体荣誉在个人利益前不值一提、兴趣成为逃避压力的借口之时,所谓人格塑造的教育革新也正在面临挑战与冲击。理性回归、正向引导,将人本落实,保教育常新,是人本思想于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以人为本;兴趣教育;师生关系;理性对待;与时俱进

引言

书法教学、少儿编程……教育这条长跑之途自孩童呱呱落地之时便应声而启,应试与兴趣,以德为标与看分说话的矛盾已是老生常谈。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自我理论提出摒弃外界价值观的涵化,回归与生俱来的思想与行为,教书育人传授的不仅是笔墨词赋,还有“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迎合学生兴趣因人而异,发现千篇一律闷头苦学的莘莘学子背后不同的潜力与创造力,用心里认知反向引导学习行为,成为创造者而不是无条件间接受的被动机器。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实际应用中却被无限衍义,成绩高低看老师、集体沦为个人成长中的旁支名词、蜂拥而上的兴趣办学用三分钟的热度标榜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模式。我们不否认这漫漫路途中的每一份努力,却也应当适时地反思,及时地给这套导航系统矫正更新。

一、以人为本不是以人唯本

(一)莫将对学生的关切变成对教师的苛责

在成绩为王的过渡年代,把目光聚焦在学生的人格、兴趣、情感培养本应值得推崇,但不少人停留于表面的解读并不可取。学生的培育工作是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及其个人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出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将责任归咎于学校实力与老师的水平,是对人本思想的歪曲与误解。“高考工厂”能够批量生产“状元们”并不仅是学校之功,坊间默认的三流院校也未必没有出过能与前者比肩的佼佼者。个人的自制力、理解能力同样是应试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学生“唯”王或许应转为学生“为”王[1]。

(二)人本思想下被扭曲的集体观念

“人天生是社会动物”,将人本理解为以“个人”为对象未免过于单薄。一方课桌,两摞书本,黑板试卷两点一线是如今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将学生个人未来置于集体意识培植之上,个人与集体间的关系在这种抛弃集体荣誉感的想法面前变得若即若离。没有交流何来互动,没有合作何来人格培养,一燕不能成春,对学生的情感发掘需要集体环境的加成。山区小学开展足球教育实验,在集体的磨合中不断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成功将集体与个人正向融合,输入正能量,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2]。

二、构建以“和”为内涵的新型导学师生关系

(一)互尊互重,平衡师生地位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维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人本教学的基础,教书育人需要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包容每一位孩子的差异。把学生放在可以和自己平等对话的位置,换位思考,双向理解,以成年人的观念思考,用学生们的思维想象。若老师能够设身处地知晓学生的所思所想,发掘不同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在信任与被尊重的氛围间寻找自我独特价值便是水到渠成之事[3]。

(二)引导教学,扮演沟通者

师生兴趣陌路,进而引发的传播隔阂阻碍导学关系的形成。在平等与尊重的前提条件下,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兴趣活动中,真正实现以师为友,寓教于乐。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学生们尚未成型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身教重于言传,老师个人的言行风貌成为学生个人认知及行为的一面镜子,学生们在交流与沟通中不断与主我比对,透过这扇约哈利之窗,成为具有创造力与价值的自我。人本主义教育不是概念意义上的舍弃外在观念影响,而是在正向引导中不断塑造、矫正的过程,领头充当探照灯的正是学生们的直接接触群体--教师[4]。

三、推陈出新,互联网语境为人本教学提供新思路

(一)Z 世代更迭校园主力,个性化标签愈加明显

《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的Z世代人群已超过1.49亿。作为互联网原生民,这一代学生们对于差异化、个性化、自我人设塑造的需求愈加强烈,这也使得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人本思维愈加内化多维。学生们不再满足单一的課堂内容与传统的师生相处模式,他们渴望表现、期待被发现、希望能够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跳离一成不变,发表独特见解,与老师并肩成为人本教育的执行者。

(二)深入学生内心,与时俱进定义师生新角色

教育一直是紧跟时代步伐的先行者,人本教育也一样。互联网思维中的变通、融合与包容同样适用于此。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苏依依教授对于网生一代的学生有自己的教学体会。作为老师,她更倾向于通过学术范式引导学生们自我思考,甚至挑战他们认为的课本中的不合理内容;不论是潜心学术亦或是热爱实践的孩子,她给予鼓励与支持,“让学生成为探索者和分析者”是苏教授的理念,引导与适时的帮助,让学生大胆地探索与创造是对人本教育的充分解读。媒介即人的延伸,学生们可以轻易地通过网络获取前沿知识,老师们的角色已不再是授予内容,而是培养思维与能力,通过帮助学生搭建思维脉络,提高分析判断与创造的能力,依靠自己在白热化的社会竞争中胜出,才是新时代师生的最佳定位,也是互联网语境下人本主义教育的落地回归。

四、结束语

作为打开现代教育枷锁的钥匙,人本主义教育以学生为重,通过兴趣培养,塑造本我人格的方式备受推崇,但随之而来的片面与极端思维使得人本教育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从联系、整体的观点看问题,理性对待,与时俱进,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新型导学师生关系,是人本主义教育发展的现在时更是将来时。

参考文献

[1]刘建.人本主义教育哲学的反思与回归教育发展研究[J].2017,(6):57-62.

[2]杜曼丽.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特点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8,(8):18.

作者简介:

潘其校(1997-),男,汉族,,籍贯:江西宜春,学历:本科在读,职称:学生,单位:武警警官学院哲学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郭青(1998-),男,汉族,,籍贯:湖北武穴,学历:本科在读,职称:学生,单位:武警警官学院哲学系,研究方向:哲学。

麦峰铣(1998-),男,汉族,,籍贯:广东雷州,学历:本科在读,职称:学生,单位:武警警官学院哲学系,研究方向:哲学。

猜你喜欢

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