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2019-09-10陈贤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59期
关键词:阅读氛围有效途径课外阅读

陈贤珍

【摘要】当前,中学生普遍课外阅读量较少,阅读面较窄,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须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制订有效的阅读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这才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氛围;阅读规划;有效途径

开卷有益,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等。但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碎片化阅读、浅层次阅读大行其道,而深层次阅读则处于劣势中。这种阅读的缺失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如何让学生在三年内真正深入的大量扩大阅读量?学生广泛阅读的前提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有赖于可操作的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建书香班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创建书香班级,就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就是要给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不少学生家里是有藏书,但经常是落满灰尘而鲜有问津,或者是随便翻翻并不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这样书就成了摆设,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究其原因是缺少了阅读的氛围。教室里设置图书角,图书可以是学生个人自愿提供,班级购买,向学校图书库借书等多种形式来收集,并设置小组每周轮流管理,提高学生爱护书籍的意识。摆放的书籍尽量多样化,可以有科普读物、杂志、报纸、中外经典名著等。教师对学生读什么书应该有明确的指引,建议学生多读科普类的读物、杂志、报纸之类的。因为课间的时间较短,以不影响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为前提,引导学生阅读篇幅较短的文章,科普类读物、杂志、报纸就刚好符合这个要求,篇幅长的中外名著则可以借回家细细品读。赛尔夫说:“假如你丢下你不喜欢的书,试试别本,直到找到一本对你有意思的书,然后轻松地去念它,那样,你必然能自得其示,而且能这样,你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经由阅读而达到更好更聪慧更亲切更儒雅的地步了。”但凡有几个爱读书的学生开始翻阅书籍,必将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教室成了学生博览群书的熏陶场,学生也会爱上阅读。因此,创建书香班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制定阅读规划表,为学生规划好阅读蓝图

教室图书角的设置目的是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下学生自主选择书籍,先让学生爱上阅读。这样的阅读相对来说是无序的,没有章法的。“凡事预则立”,制定阅读规划表可以让学生读书时有计划、有方向、有方法、有深度的进行阅读,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必读名著为引子,每学期指导学生规划好阅读两本必读名著,从学会读一本慢慢延伸到会读更多的书。这样一来,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就会逐渐增加,无形之间阅读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如八年级上册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时可以制定这样的阅读规划表。如下图:

上面的表格清晰指引了学生每周阅读的任务,并对对应章节中的历史事件、方针政策、点评主要人物以及阅读感受要求学生在阅读后独立完成,还有组长的签名监督,教师不定时检查,可以减少学生囫囵吞枣,马虎不认真阅读的现象发生。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往往对课外阅读缺乏坚持,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阅读的章节对这类学生也起到了督促的作用。用五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一本名著,那么一个学期下来最少可读完四本名著,那么学生要完成至少26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制定可操作的阅读规划表能督促学生认真读名著,是对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制定阅读规划表是让学生对名著的初步了解,这是浅层阅读。学生真正地读懂名著,才是深层阅读。为此,必不可少的就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阅读规划表要同步进行,当学生把阅读名著养成习惯,成为常态化阅读后,教师根本不用担心学生的阅读量。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可实现生生互动交流,师生互动交流,当他们思维碰撞出的火花,能让学生深入地读懂名著,对书中人物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主题的把握,掌握表达技巧,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悟,学生才会逐渐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有:课前三分钟演讲、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制作创意书签、制作名著思维导图、辩论赛、故事分享会、读书分享会签等。如阅读《昆虫记》时可以模仿昆虫的口吻,尝试制作个人简历。如下面表格:

通过让学生学习制作个人简历,名著读起来就变得有趣,有的学生还给个人简历画上相应昆虫的配图,再利用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各自的简历,在读有所得的同时还有满满的成就感,学生也会逐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到阅读名著《水浒传》中,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梁山好汉,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制作梁山英雄帖。两本名著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但同样的方式都让学生读懂了名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同一本名著,可以有多种读书活动。又如读《傅雷家书》,可以进行制作创意书签比赛,选用书信中富有哲理的语句,自行设计,看看谁的书签最受欢迎;也可以结合家书的内容模拟采访,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中角色有记者、傅雷、傅聪、读者,这样的活动为学生创造自由的氛围,更深层次地吸收《傅雷家书》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还可以用自选一封书信朗读,学生的深情演绎,不知不觉间就感悟到傅雷对孩子的深爱。多样化的读书活动,学生乐此不疲,书读明白了,读透彻了。以上这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可操作性强,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学生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极有益处,为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还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探索,无论是哪种方法,最终都要归结为一点——让阅读发生在学生身上。因为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须要有切实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0).

[2]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阅读氛围有效途径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如何实现趣味教学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创造小学语文良好学习氛围的教学方法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