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罗定广
罗定广
【摘 要】对文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古代文献中广泛使用的修辞表达手法。对文求义也是传统训诂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引导学生利用对文求义法提高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并能充分利用对文辨识字形、辨析成语、快速断句,为作文增添文采。
【关键词】对文;对文求义法;语文教学
对文是相对为文,指在对称结构形式中的对应位置上采取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词语的语言现象。对文是古代文献中广泛使用的修辞表达手法。对文求义也是传统训诂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文不仅在韵文(诗、赋)中大量使用,在散文中也随处可见。在高中语文课本收录的诗词歌赋中,对文比比皆是:律诗自不必说,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辞赋骈文也有大量的对文,如《离骚》《归去来兮辞》《赤壁赋》《阿房宫赋》《滕王阁序》等。即便是散文,也不时出现对文。
根据南开大学文学院杨琳教授的研究,对文可以从结构和意义两方面进行分类[1]。
从结构上看,对文可以分为句内对文和句外对文。句内对文指一个句读的内部所采用的对文形式。如《氓》中“夙兴夜寐”的“夙”与“夜”相对,“兴”与“寐”相对;《短歌行》中,“对酒当歌”的“对”与“当”相对,“酒”与“歌”相对。句外对文则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句读之间的对文形式。两句对文如《陈情表》中“既无伯叔,终鲜兄弟”。两句以上对文如《过秦论》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其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相对,“天下”“宇内”“四海”“八荒”相对。
从意义上看,对文可以分为同义对文、类义对文和反义对文。同义对文指相对应的词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对文,如上文所举《过秦论》的例子。类义对文指相对应的词语所表示的事物虽然意义不同但类别相同,如“对酒当歌”中的“酒”与“歌”。反义对文指相对应的词语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对文,如“夙兴夜寐”中“夙”与“夜”相对,“兴”与“寐”相反。
对文与对仗原理相同,都要求句读间结构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法功能相同,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种在词义上的特殊关系,为根据已知词义推求未知词义提供了可能性。
1运用对文求义法的典型例子
清代學者在训诂和考据实践中经常利用对文推求词义。一个典型例子是赵翼《陔馀丛考》卷二十四对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做如下考证:“当”字今人作宜字解,然诗与“对”字并言,则其意义相类。《世说新语》王长史语“不大对当”,言其非敌手也。元微之《寄白香山书》有“当花对酒”之语,《雪斋占毕》载《古镜铭》有云“当眉写翠,对脸傅红”,是当字皆作对字解,曹诗正同此例。今俗尚有“门当户对”之语[2]。这里正是利用了对文求义方法,辨明“对酒当歌”中的“当”是面对的意思。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木兰辞》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作为佐证。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对《论语·为政》“思而不学则殆”中“殆”的释义。他们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对文,并引“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作为佐证,得出“罔”是“迷惘”,“殆”与“罔”“疑”相对,应为“疑惑”的结论[3][4],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被后世普遍接受。
2对文求义法的现实需求
清代文人利用对文推求、考释词义的方法,对今天的文言文教学而言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言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题,文言文也是中学生最害怕学习的文学类型,古代汉语也是文学院诸多课程中难度最大的课程之一。由此可见,不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对文言文学习怀有畏难情绪。文言文教学的最大难点是词汇教学,我们尤其要重视词汇知识,因为词汇的系统性比语法复杂得多,它经常处在变化的状态中,加之古今差异甚大,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才能掌握。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掌握了这些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作用,阅读古书的困难也就解决了一大半[5]。汉语词汇不像语法那样具有比较清晰的系统,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比比皆是,故逐词、逐义地死记硬背对中学生而言并不现实。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熟记《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常见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高考语文试卷除了古文默写题型,很少直接考查课本上或复习资料上的内容。高考语文试卷的题目永远是新的,尤其是古诗文,大多数是学生没做过的,因此他们不可能靠平时死记硬背就能拿到高分。高考语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而对文求义法就是一种灵活地根据对文关系巧妙理解词义的有效方法。
3对文求义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让学生在考场上熟练运用对文求义法,教师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方法。比如教师在教授《咏怀古迹(其三)》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文求义法探究“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中“省”字的词义。课本中将“省”字注解为“[省]曾经”,但这个注释其实很有问题;《教师教学用书》则认为“省识,是略识之意”,这种说法也值得商榷。根据课本注解,“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被画工丑化,不得皇帝召见”而远嫁匈奴。“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故将整句翻译为“曾经从图画上见识王昭君的美貌”则说不通。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省识”与“空归”对文,“空”是徒然、空无之意,表示否定,相对应的“省”应该也具有否定之意。《古代汉语词典》中“省”有“免,休要”的义项[6]1750,如《闻斛斯六官未归》中“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省醉眠”即不要醉眠。因此,“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应是由于画工的丑化,汉元帝不知王昭君的美貌,昭君死后再回归汉室也是枉然。
由此可见,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对文推求词义对疑难、生僻字词进行推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据已知推求未知,由易知推求难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除了進行推求词义,对文在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中还有以下妙用。
1巧记字形,少写错字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键盘逐渐代替笔,打字逐渐代替书写,导致人们汉字书写情况堪忧,提笔忘字、下笔错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使是天天动笔的中学生,书写情况也不容乐观,在考试答题和作文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错别字。根据对文的特性,学生利用对文进行字形尤其是成语字形辨析非常有效。
【应用举例】
旁征博引:“旁”与“博”相对,均为广泛之意;“征”与“引”相对,即搜集与引用,故不能写成“证”。
振聋发聩:“聋”和“聩”同义,均有“听不见声音”之意;“振”和“发”同义,均有“唤起”之意,不能写成“震”。
2巧记成语,举一反三
很多成语都由对文的形式构成。因此,利用对文可以让学生根据熟悉的字词推知与之相对的、较为生疏的字词,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求全责备”中“求”与“责”相对,均为要求之意;“全”与“备”相对,均为完备、齐全之意。据此可知,这个成语意为“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又如“繁文缛节”,根据“繁”可推知“缛”也有繁多之意。此外,根据对文还可以推知一个多义词在成语中的恰当义项。如“藏污纳垢”和“含垢忍辱”中都有“垢”字,那么它在这两个成语中的意思是否相同呢?根据《古代汉语词典》,“垢”作为名词有“污秽”和“耻辱”两个义项[6]480,再由对文原则,我们可知“藏污纳垢”中的“垢”与“污”同义,“含垢忍辱”中的“垢”与“辱”同义。此类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对文方法。
3巧用对文,快速断句
断句题是语文高考的必考题型,引导学生利用对文进行断句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尤其是句外对文,即对偶或排比,结构特征非常明显,很容易断开。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的断句题“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其中“口不讼直志不苟免”显然是句外对文,中间要断开,故B和D两项中“口不讼直志/不苟免”错误。又如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的断句题“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其中“怀祸藏奸”是句内对文,不用断开;“恐吓勋贵簧鼓朝绅”是句外对文,应该断开。
4巧用对文,增添文采
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普遍缺乏文采,语言平淡,枯燥无味,口水话严重。如果他们能够掌握对文这一“利器”,定能为作文增色。行文时若能整、散句结合,读起来就会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富于变化,错落有致。而整句主要由对文构成,或对偶或排比,形式整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能增强语势,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如在2009年的高考中,南宁市第二中学学生的满分作文《铠甲存身,利剑出鞘》便是运用对文增添文采的绝好例子。作文题目本身就是对文,其中心论点“我们在世上做一个生活的战士,必身着护身铠甲,手持破敌利剑。这铠甲,便是全面发展带给我们的游刃有余,存身于世;这利剑,则是突出才能带给我们的耀眼锋芒,闪耀生命”是对偶;分论点“铸一身铠甲,需要勇敢的担当与面对挫折时的坚强”与“磨一把利剑,需要认清自我的智慧与敢于选择的魄力”也是对偶,达到了很好的增分效果。
对文现象在古诗文中比比皆是,前辈学者利用对文推求词义、考释文献,收效甚大。在古诗文学习中,学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对文学习文言词汇、理解古语词义、释读古代文选,也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强调对文的作用,增强学生在考试中的应变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和成语,更好地继承祖国的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杨琳.论对文求义法[J].长江学术,2006(2):72-78.
[2]赵翼.陔馀丛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王念孙.读书杂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4]王引之.经义述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5]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