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知到启智

2019-09-10杨琳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2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美术教学

摘要:美术课堂作为学生审美意识升华的关键节点,在现实中起着衡量一个学生审美价值判断的标准。将学生的思维吸引到色彩绚丽,场景温馨的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感受生活中感受不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样更容易让教学和学生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以便推动在艺术类课堂中对于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力和注意力的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课堂创作;审美教育

美国教育家艾德勒指出“凡是没有艺术介入的地方,我们就不能称之为教育”面对人这样复杂生动的个体或团体,教育不能单单只是以严格培养和灌输知识和既有机械的目的性味最终目标,它的最终价值在于对于人性的完善,所以教育行列明智的从艺术中选择获取灵感。艺术与人的本性有着泉水般细细相容的表现,同时用一种鼓励的方式激励着人的心灵,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培养人的素质,陶冶人们的情操。

值得说明的是,当下我国美术创作课堂的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在有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教育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艺术教育还是一片空白,甚至还是很原始的状态,这就存在了一个严重的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倾向,即艺术教育既不像艺术的教育,也不像学校的教育这一问题,即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感受与鉴赏教学艺术,表现与创造教学艺术,知识与技能教学艺术等几个方面展开,以便全方面的让学生用心体验、积极表达、快乐学习,提升学生观察生活得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

一、感受和鉴赏是一切艺术获得的基础,感知是人的第一感觉,给艺术教学带来坚实的基础,所谓艺术,就是美感的表达,然而美感的存在并不是天生就存在的,无论是在经验的现实世界还是超经验的现实世界,都不会有超现实的艺术家进行摹写。可以说,这是一种对生活中美的领悟,只有当人们觉得它是神秘的,崇高的和柔和的时候,他才会对艺术家有所吸引力,以致有所启迪。创作是艺术的生命,失去了创作的艺术,宛如失去了灵魂,好似一幅空壳,美术教学应适当引学生进入自由自主创作的广阔天地,学生通过作品来表达思想,教师通过教学和课堂等手段将自己内心的审美体现出来。

二、美术教学在创作课堂中的实践多种多样,按照其方法分为传统的中国画风格、油画风格、版画风格、水彩画风格都可以融入其中,风格种类繁复的特点造就了动画赏析在艺术类课堂的无限可能。美术课堂的多元性,让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不再呆板,学生上课有了新花样,知识以“图”的形式所展现,在艺术的世界找寻自身的影子,找寻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传授知识古板的问题,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学习的美好,将艺术课堂的美育精神落到实处。

三、对于融合的,包容的教学艺术,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开拓自身眼界,增长见识,通过自身思维探求事物本身的内部的本质。人们在利用真,善,美掌握世界的同时,也应用其庞大的内涵融合其他学科,探求新知。这样的教学,这样的艺术,直接的反应审美对象,间接地融合其他知识,推动学生多元化,全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备审美能力的大众,充分发挥艺术的必备素质过河重要使命。

四、因学生存在不同的特性和接受能力,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分批式课堂,课堂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贴近学生实际的,能为学生所接受的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教学,通过学生自助发言和探讨,撰写报告等形式和手段,将美术教学理论知识联系当下实际,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促进学生参与意识的强化。

小结:教学就是艺术,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匪朝伊夕,前路漫漫,需要上下求索。艺术在社会上的被认知,体现着每一个学生不一样的成长。比如,学习绘画课程是,需要绘制出云卷云舒的姿态,树叶的薄厚程度甚至是他们身上各式各样的服装搭配……在课堂中,教师应选取学生喜欢的物体切入,让他们在愉悦中进行艺术创作,以便创作结束更好的取长补短,这样的美术创作课堂焕然一新,让学生们愉悦的在知识的世界遨游,感受富有生命力的色彩和生活。

我国特级美术教师李眉云提出:“美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以美育人,育完美人”而美术作为人类早期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种心理行为。形成丰富多样,具有情感和表现力的,而不是整齐划一,呆板的“中国式”教育,让中国教育之花在当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依托美术创作,培养创新意识,利用直观教学,感悟教学等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兴趣,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去记录生活,简单富有感染力的画作,展现他们眼中的世界和他内心的情感,体现新一代祖国接班人的风貌。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文化之深远,时代之广阔,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维与创新相碰撞的自主性课堂,让学生亲身体会,借景抒情,从而感悟人生价值,达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全方位人才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娜娜著.《浅谈现代化教学媒体在美术鉴赏中的应用》,中国文房四宝,2014年第1期

[2]  杜衛主著.《教育新概念:青少年美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版

[3]  教办[2010]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意见[EB/OL].2011-03-14.

作者简介:

杨琳琳(1995.08)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美术教学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