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的意义不容忽视
2019-09-10吴小春
吴小春
教育部于2017年12月4日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其中要求学校开设书法课。这是为了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及深入了解中国汉字之美的课程。
开好书法课有着更为深刻的教育意义。
毛笔是我国古代人民最伟大的发明,也是人类最难驾驭的书写工具。学会使用毛笔,对学生的手脑协调发展,无疑是最好的训练手段之一。毛笔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人们的书写工具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键盘输入法的出现,使得毛笔渐渐淡出了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现在毛笔虽然远离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其健身健脑的功能却被广泛认可。书法家普遍長寿的现象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毛笔字有着众多的字体,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五种基本类型下又有数不胜数的个性化风貌。楷书字体方正,规矩严整,可作楷模。隶书横画长而竖画短,左右舒展,平衡对称。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不仅以其变化灵活的笔画、结体和布局,使人耳目一新,而且以其气韵贯通,以静趋动,给人以流动之美。同一种事物会呈现出这样多的风貌,这样一来字形字体美的教育意义远大于书写本身。
书法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康有为说:“书虽小技,其精者亦通于道焉。”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与精神需求日益多元,容易让学生迷失自我,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开设书法课,让学生们的心灵安静下来,体味中华文明的薪火在自己体内的流动,其人格塑造的意义难以估量。
书法学习是一个充满趣味、挑战和严密逻辑关系的复杂学习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比较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学习书法可以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华书法艺术是我国古代道德文明精髓的重要载体。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书法中正端庄的美学法则和善于个性表现的艺术特质,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可以给予正确的导引,所以书法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