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德育
2019-09-10白仁涛
◆摘 要:思想道德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关系到学校育人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从教学理念、主体意识、主体需求、行为规范四方面入手,思考小学德育创新培养模式,认为德育教育应当摒弃道德培养论,树立道德自主学习论。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主体意识;道德需要;自律
一、引言
小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自主德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老师在学生的自主管理活动中要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保证儿童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管理、班级日常管理、班级特色活动管理。这是一个互动式教育的过程,是对传统被动式德育教育活动的挑战。
二、摒弃道德培养论,树立道德自主学习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因为这是人的内在需要。人需要自由活动,这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就德育而言,学习者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实效。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深入分析、讨论并实践,才会在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产生深刻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觉性行为。摒弃道德培养论,树立道德自主学习论。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此时老师在其中发挥的是指挥和促进作用,实现对学生道德自主学习的正确引导,应当确定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引发学生自身对道德的主体需求,引导学生从自律走向自由。
三、树立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把儿童从被压抑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必须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人不能机械的接受道德知识,如果成为一个被动的客体,就意味着学习者有可能对道德知识不够认可。而假如学习者在接触道德知识时,是积极主动的态度,就会真正认可道德知识。由此可见小学的道德知识不能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而是要以小学生为主体。同学们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完成获得道德知识、体验道德知识、磨炼道德意志的过程,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比如某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德育主体性,在接受道德教育时是被动的服从状态,获得的教育结果是他循规蹈矩遵守道德规范,但感情却处于沉睡状态。这只能算是一个道德机器人,徒具道德外表,却没有道德精神。树立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要真正把儿童从被压抑的状况中解救出来,不再被动盲目接受各种道德灌输,真正能够独立思考自身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
四、激发小学生对道德的主体需求
长期以来,小学德育教育在道德方面强调社会对学生的需求,而对学生自身的道德需求没有过多考虑。这一教育理念会导致学生产生双重人格,而自主德育会促使这一教育理念发生改变。要制定合适的目标,从不同的年龄和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入手,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自主性、创造性的认识下参与实践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体会到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人生命中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内化学生的道德需要。
德育教育需要帮助小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具备一定实践能力。这是新课改中提倡的一项关键理念,更是新课改的根本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需要发挥学校各项资源的积极作用。老师要对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一定理解,在各项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学生的特长为基础条件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国家对教育活动十分重视,资金投入也在逐渐加大,使得小学校园开展各项特色活动有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很多小学都建设了图书室、科技馆、文体综合活动室、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这些设施是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以本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开设一定数量的特长班。小学生在参与特长班学习时,就需要自我管理,这是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的表现。儿童需要与其他的同学进行多项互动和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德育情感需求。学生会感到自身道德匮乏,这种道德匮乏感越强,学生就会越积极主动接受道德知识。
五、引导学生从自律走向自由
德育教育活动需要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情操会促进小学生快乐成长,更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比如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全校性示范活动,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活动的内容和要领,为了保证活动有效开展,要按照年级划分好场地,同时也要按照项目划分好场地。比如三四年级的学生开展技巧性活动,包括摇呼啦圈、跳大绳。在此基础上,每个班级都要适当加入特色性活动。五六年级的学生要开展足球、篮球、排球这样的群体性活动。在这些运动项目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良好渗透。体育游戏有各种各样的规则,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律才能自由的道理。在思想道德领域,自律是自我立法、自我约束的过程,依据自己的内心法则,表现出各种行为。学生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所表现的各种行为也满足社会的要求,这时学生就会感到一种特定的自由。
六、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小學德育创新培养模式,认为德育教育要树立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把儿童从被压抑的状态中解救出来,积极创建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小学生对道德的主体需求。引导学生从自律走向自由,促进儿童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成玉华.自主德育——小学德育创新培养模式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66.
[2]周爱琴,周慧琴.试论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的关系[J].教书育人,2016(17):40-41.
作者简介
白仁涛(1976.01—),民族:满族;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幸福学校;职称:小学初级;研究方向:小学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