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愿花万朵,向美而生

2019-09-10杨敏

教育·读写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一节课情怀灵魂

杨敏

一直喜欢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用来描述教育的句子——“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诚哉斯言!教育,应是用诗意的情怀去倾听,去唤醒,去培育每一个灵魂,让孩子们的笑容从此明媚而粲然,生命从此丰盈而饱满。教化之功,善莫大焉。

我有着二十余年教龄,但对教育,永远充满着初登三尺讲台的好奇与热情。因为,每间教室里的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积累与心情各不相同,而我,每一节课前所阅读的资料和情绪也不尽相同,那么,哪节课不是充满着无穷的变数与期待的精彩呢?所以每一节课,我都是满面春风,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与孩子们一起度过。即使身体略有不适,即使课前愁眉紧锁,即使学生偶有犯错,但是,只要真正进入了课堂,我就觉得自己的心渐渐变得明朗起来,我们行走在教室里,不是如同穿梭在花丛中么?闻花香而不知倦,赏花美而长展眉。当笑意不自觉地浮现于脸庞,课堂气氛顿然又活泼起来。怎么能够真的板起面孔对你们呢,我的孩子们?在你们面前,自己才觉出生命的存在感与价值感。当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的站立,就选择了一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默默无闻却又光明磊落的情怀。这也许就是教育赋予我们的永恒意义。

于是,在教育这条充满荆棘与芳香的道路上,我从未让自己懈怠过。如屈子所说,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岁月忽其不淹留,而每每遇到年轻的面孔真诚的问候,其实已多半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是心里的暖在满满地溢出,在凛冽冬日里只觉温润入怀。这或才是“教师”二字所蕴含的真诚回馈吧。

而更多的时候,面对他们清澈如水的眼神,我愿意给他们开启更广阔的视野空间,因为这个世界的纷扰红尘给了孩子们良莠不齐的精神营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正能量辐射进他们的内心,深深印刻在他们的灵魂之上。那样,或许我们的教育行为,才能持久地影响他们,乃至一生。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懂得,这个世界上的智慧、美好、公正、自由、希望和爱,并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想应成为承载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这不应成为我们矢志不渝的教育使命么?

于是,我在《武陵春》的课堂上,让学生感受诗词吟诵的优美韵律;在《观刈麦》的学习中,让学生体悟诗人心生痛惜的悲悯情怀;在国家公祭日那天,让学生体会屈辱历史负载的厚重沧桑;在2017年最温暖的照片里,让学生捕捉平凡生活里的美好感动,进而思索记录让自己如何成为别人的阳光;在元日伊始,让学生查找自己姓与名的来源,并体察父母的良苦用心。我还告诉孩子们,江歌案的残酷真实,中国新四大发明的跨越发展,冰花男孩的辛苦坚韧,《无问西东》的大师风范……只是希望他们懂得,学校里有数字理化的繁琐计算,也有诗词歌赋的经典传承; 视野里有明星八卦的娱乐新闻,也有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世界上有平凡人生的喜怒哀乐,更有大师伟人的高风亮节。我们的眼睛,不但看到近处的草木风姿,也要抬眼仰望高远的浩瀚苍穹。这样的襟抱,这样的见地,这样的情怀,才是我们要传给孩子们的大道啊。教育的终极目标,实质是人。我们所有的课堂设计,我们秉承的教育理念,如果离开了人的支撑,便等于课堂没有了魂。唯立足于根本,才能够纵横捭阖却又收放自如,因为,目中有“人”的教育,才是以生为本的教育。

而从孩子们的文字反馈中,我慢慢品读到他们对于文字的鉴赏与驾驭的能力,细细感触到他们对于历史层面的认知与思考能力,真切触摸到他们那一个个虽童稚却已逐渐向美而生、向阳而长的灵魂,虽不乏天真,但已是卓然挺立,熠熠有辉——我愿是那个执锄而行的園丁,辛苦育得万千花朵,让所有的种子,都能在最好的时光里,最暖的阳光下,华丽绽放属于他们的最美芳华。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一节课情怀灵魂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灵魂树 等
少女情怀总是诗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