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生命的立场上

2019-09-10卢锋

教育·读写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冲动本质活力

卢锋

教育是为了生命,通过生命,成全生命。

如何理解生命?这是教育在出发之前首先必须理解清晰的问题。

本质上,生命是一種无方向的冲动、有能量的活力。正如哲学家柏格森所言:宇宙的本质不是物质,而是一种“生命之流”,即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涌动不息的而又不知疲倦的生命。

任何生命,首要的特征就是“活的”“动的”,以“成长”为特征。弗洛姆认为,“有机体的第一‘义务’便是活着。”生命本身就意味着成长、意味着创造、意味着自我更新、自我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更应该理解为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

而人的生命,则不仅仅止于“活的,动的”,更因为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得到尊严和自由。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苏格拉底的“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到柏拉图的“思考本身即是最高之生命”,再到帕斯卡尔的“人的尊严就是思想”等等,无不彰显自我觉醒对生命的重大意义。

教育家朱永新曾说,“教育是生命的事业。”理解生命的本质,是为了理解教育的本质;把握生命的内涵,是为了厘清教育的逻辑。从生命的角度理解,教育应该是唤醒活力、提升能量的活动。教育家罗素曾说,“教育的目的……必须体现一个人所有的创造性冲动,而且是一种能够启发和加强这种冲动的教育。”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要培养人的生活力。生活力,就是生命具有生生不息、不断向上的能力。” 帮助生命求真、向善、尚美,唤醒生命的活力,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精彩,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教育的道德逻辑。生命是无方向的活力和冲动,遵循的是快乐原则,生命会创造,会建设,但也会破坏,也会失控。激发生命活力不是否定道德规范,脱离道德才是生命发展最大的风险。显然,道德不是生命的障碍,而是生命的通道;道德是生命自由与绽放的途径。

教育的学习逻辑。学习是帮助生命成长的手段,学习的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于用知识发现生命、发展生命,体验生命精彩,创造生命价值。基于生命的学习是体验,没有体验的知识是外在的,非生命性的,对生命没有意义。只有内在体验后自我生成的知识,才是生命真正的学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教育追求的是课堂上“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教育的生活逻辑。生命通过生活来展现,教育即生活,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哲学家胡塞尔曾说,“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今,有些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毫无疑问,教育需要一场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努力。

教育的相信逻辑。生命的无限可能性,要求我们无限相信生命,就是无限相信师生的潜能。相信是一种选择,不管对象是否值得相信;相信是一种力量,不是好了才相信,而是相信了才更好;相信是一种能力,去唤醒对象的自我相信;相信是一种信仰,是教育发生的源点。

教育的幸福逻辑。幸福不是生命的目的,幸福是生命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彰显活力时的一种体验;完整也不是生命的目的,完整是生命享受自我、超越自我、身心和谐时的一种状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生命享受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过程中的模样。

让我们以教育的名义,站在生命的立场,向着明亮那方,携手前行。

猜你喜欢

冲动本质活力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活力
艺术行走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冲动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放缩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他的冲动我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