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爱那抹军绿色

2019-09-10吴百灵

教育·读写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班级课程孩子

吴百灵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或是黑白,或是五彩,或是单一,或是缤纷。而我心中独存的是那一抹军绿……

我校原属于驻军子弟学校,后属于地方。六十年的双拥共建过程中,军校互动,荣列为江苏省首批国防教育示范校。我校把国防教育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国防教育寓于学校各项活动之中,有意识地进行国防精神的渗透。因此,对军旅课程的探索之旅便应运而生。在栗玉宝校长的鼓励和带动下,我有幸作为课程研发团队的一员,参与了我校军旅课程的探索之路。

爱上红色经典

我校通过打造军人文化书香校园,对学生进行熏陶。我们对“晨诵”课进行了精心的策划,邀请驻军官兵深入班级,在双师课堂的带动下,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和习惯、以及独立阅读能力都有了大幅提高。另外,学校建设了“一橱二架三中心”。一橱:每个教室设置书橱,供学生借阅。二架:两幢教学楼底层走廊分别设开放书架及阅读区,供学生课间阅读。三中心:阅读推介中心、阅读展示中心、阅读表演中心。通过红色经典诵读比赛,课本剧的创作与表演、经典革命歌曲比赛等活动,孩子们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们班有位沉默的男生叫翔,三年级时,他是一名尝试过了离家的留守儿童。平时在学校,他经常盯着课外书发呆。红色阅读开展后,捧着《雷锋日记》,看似不经意地问我:“老师,雷锋叔叔是个孤儿,我也跟孤儿差不多吧!”作为母亲,我忍着内心的酸楚,我平静地告诉他:“雷锋叔叔有一颗坚强的心,你也应该有。”小家伙带着强装的倔强,转身走开了。可是慢慢地,我们惊喜地发现,班级书橱旁、楼层走廊阅读区,多了一个固执的“小钉子”。在班级舞台剧《巨人的花园》创编活动中,小翔和他的妈妈一起给我打了个电话,小心翼翼地问我,“老师,我学习成绩不好,能扮演剧中的桃树吗?我一定像一颗钉子一样,一动也不动!”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小家伙最终如愿当了一回“称职”的桃树,他监督会做衣服的妈妈连夜缝制的两身桃树衣服也得到了大家肯定,最终我们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班长拿着奖状拍照留念的时候,张翔也把小脑袋探进镜头,腼腆又自豪地笑了。

乐看军事电影

红色阅读开展的同时,学校开发“百部军事电影课程”。解放军某部部队宣传科为军事电影课程项目组提供百余部革命军事电影影库,我们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观影地点。各班级语文老师负责班级观影成果的收集:低年级的孩子们负责手绘电影英雄人物及影片难忘瞬间;中年级组讲述军事电影故事精彩环节、述说观影感悟,撰写影评;高年级组则向我们再现影片精彩瞬间。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观后的思想教育,每两周观看一次军事电影,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当跟随一部部电影去面对生命的困境与抉择,去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成长,我们发现电影中有着更多的成长力量,这是教科书、父母以及个人经历都不能给予的。在班级电影课程开发中,说说们师生步行去影剧院观看《中国蓝盔》。出发前,班级群里就已经各种担忧各种愁了。可孩子们从始至终的表现让父母们刮目相看。就像在当天下午的家长会上我总结的那样:来回的这十里路可能是孩子至今走过得最远的路,可一定不是最累的路。孩子们一路上欢声笑语,相互鼓励。返校的路上,我问几个放慢了步伐的孩子是不是累了,他们竟然立刻加快步伐很惭愧地告诉我,“老师,维和战士们身上带着那么多装备,可仍然英勇奋战,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轻装上阵’怎么好意思说累呢!”也许,榜样的力量就是这样,潜移默化。

重走革命道路

心中有太阳,脸上有笑容,耳边有歌声。每当校园里响起“团结就是力量”的旋律,一抹抹军绿伴着歌声自由律动着。朱永新教授说: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用英雄去改造学生,用学生家乡、学校中亲切感人的榜样去教育学生。由此,我反复思考,孩子们只在书本、在荧屏中感受到了军人的威严与神圣,为什么我不能带领孩子们,踏着革命前辈的足迹,重走革命路呢?寒风凛冽,万物萧瑟,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沿着陇海铁路线,步行来到烈士纪念碑前瞻仰,守护着烈士的英灵。吟诵着宋光谦烈士的光荣事迹,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一定又多了份坚强。这股力量在冬日里萌芽,等待春天来临的时候茁壮成长。在堰头镇的十人桥,当年的血肉之桥早已变成漂亮的石桥,孩子们神情肃穆,跟随当地老者的脚步,听他们娓娓道来当年血肉之桥上的坚守。排着整齐的队伍,孩子们齐诵《烈士的丰碑》:有了一群勇士,架起一座桥梁;有了一座桥梁,通上一条大道;通上一条大道,胜了一场战役,胜了一场战役,诞生一个新的国家!另外,我们邀请驻新沂某部宣传科长段玉杰来校作题为“英雄梦”的报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我们组织了“缅怀先烈 继承革命传统”之少年军校军营行活动,孩子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參观了军史馆。

朱永新教授说,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陪着这群“小兵”们一路走来,我越来越领悟到当年爷爷滔滔不绝地诉说他军旅生涯时的那份自豪,那是他一生也忘不了的,哪怕现在他已年过八旬,那也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故事。也正是这种信念感染着我,影响着我,让我去追逐。“军民同心”学校和驻军部队心心相印,同心同德,为了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立德树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八一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班级课程孩子
班级“无课日”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