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19-09-10朱沙丽

新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数学教学小学

朱沙丽

摘要:再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其对于数学成绩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对知识的积累还不够丰富,所以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计算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好的,需要教师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教学方法,本篇文章主要论述的便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

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建造知识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作为小学的教师其肩负的责任也就更大,不仅要将教材内容当中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还要利用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将知识内容传达给学生,但是并不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严重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忽视了学生对计算法则的领悟。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最终提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一、计算能力对于数学学习来说的重要性

计算能对于数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这一点更加明显,小学的数学本就比较偏向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而计算能力更是众多基础知识当中应用最广泛的能力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常说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思维。可以说计算能力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终身的数学成绩,因此,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成为了当前小学教学工作当中最主要的任务。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同样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学习兴趣只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的掌握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利用组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比赛的方式计算数学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效率最高的同学给予一定的鼓励,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热情。

另外就计算能力而言,其学习过程比较枯燥,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所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在完成教学环节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适当数量的相关试题,长此以往,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加强对学生口算、估算训练的重视程度

口算一直是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在任何的数学题当中,无论是简单的乘除加减法还是四则混合运算,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题组合而成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口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计算能力。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训练的重视程度[1]。在设置练习题的过程中,要确保练习题具有相应的针对性,能够提高学生某方面的计算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对练习题进行严格的筛选。

另外估算与口算一样,同样是学生必备的计算能力之一。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是一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解题过程中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解题速度。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利用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设置练习题,帮助学生提高对计算练习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个塑料桶可以装5千克大米,那么要是想买32千克大米,需要带几个桶去?这样的问题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练习题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当中,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都能够提高课堂中的教学效率,这一点在小学计算能力教学当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心智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稳定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情绪,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环节上,确保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利用相关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快速的融到教学环节当中,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环节上。 拿“鸡兔同笼”为例,教师可以将这一案例拿到课堂的开始阶段,对学生提出问题,笼子当中有多少只鸡,又有多少只兔子。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派出小组代表人员阐述讨论结果,教师再加以引导,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环节当中。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大部分时候,学生们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失误都是由粗心大意导致的,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2]。为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要帮助学生改掉粗心大意的这个毛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人类生活当中一种必备的优良品格。

在此过程中,主要帮助学生理清正确的接替顺序和思路。比如在混合运算当中,到底是哪个数与哪个数相乘,哪个数与哪个数相加,帮助学生确定好加减乘除的顺序,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解题。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失误,教师还要保证学生的二计算书写,要求其书写必须干净整洁,条理清晰,这样在出现错误也好及时发现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的差错。

总的来说,对小学生的计算能进行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个过程具有着较强的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熟练的掌握教材内容并能够灵活的应用,帮助学生从本质上提高计算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旭蔓.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J].中外交流,2018(40):284-285.

[2]文贻良.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中外交流,2018(15):101.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数学教学小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