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2019-09-10黄淑芬
黄淑芬
摘要:作为初中语文重要的两个教学内容——阅读和写作,一直是教师花费心思的重中之重。而大多数教师会把这两部分内容分开细化进行教学,却忽略了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师应该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合理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将它们结合,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对生活和社会,以及身边的事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这样写作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实践
如今小学、初中、高中都已經进入了课程改革的“高原区”。阅读和写作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基点。日益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争先恐后出现的新事物抢夺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而阅读和写作对学生完全没有吸引力。阅读和写作的终极意义,除了考试测验,还有学生自己的人生体会。因此,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贯彻落实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一、实施阅读写作一体化的问题
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是教学观念分离,即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我们都理解并且承认,阅读是写作的根源,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大家也会一致认为他书读得多。但是,当前教育体系里还是把两者分开来进行讲解和教育,两者中间还是有距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的分离。现在的语文课堂远离生活,大多数教师一味地对文章进行肢解分析,脱离生活。而阅读和写作更像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当今的语文课堂失去了它的灵魂,阅读课和写作课的分离,导致家庭作业布置分离。教师把阅读和写作的家庭作业分离开来,学生也就会下意识地把这两者分开。
二、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不仅是在课堂上,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感受到。阅读是时时、事事都存在的。因此,教师上课不能笼统化、枯燥化、应试化,要更加体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做好本职工作。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如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不能只是介绍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对场景的描写,更应该介绍它的人物背景、时代背景,以及描述的地理环境状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通过音乐或者图片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作家的天赋来源是生活和个人的体验沉淀,因此课文讲解自然脱离不了生活,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作者创作的意义所在。那么,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呢?自然要去讲当时鲁迅写作的时代背景了。但是,以什么样时代的眼光来看,百草园的乐趣都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快乐时光。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互动,讲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真实案例,把学生带到阅读情绪当中。
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渡荆门送别》这首古诗时,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也可以从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诗的风格等方面来介绍。通过一些电视媒介,如《国家宝藏》介绍世间唯一存在的李白传世真迹《上阳台帖》来介绍李白,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诗人,这也是课后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良好方法和重要途径。
三、实施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方法
1.融合课上和课下
首先,课上和课下都对学生实施阅读和写作一体化,融合阅读和写作。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同时进行,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仿写、改写等;其次,按照题目和给出的其他要求写文章、找问题,这是从文本变成阅读的又一个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和写作,探索学习,互助学习。
2.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教师让学生在课下多阅读,并规定阅读时间,争取让每名学生都可以口述自己阅读的东西,并且以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方式布置家庭作业。教师也可以要求家长加入进来,和学生一起感知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书籍的习惯,鼓励学生进行文字创作。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当学生对阅读不再抵触和厌烦时,教师可以适当推荐艺术类的书籍或原创作品(歌曲、歌剧、舞台剧、艺术品、纪录片、电影等),学生会对这些作品感兴趣,从而会找到阅读的途径去了解它们,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生活态度,也对建立自己的认知思想体系有所帮助。
四、结束语
阅读写作一体化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考虑的不仅只有受众体,还有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以及根据不同地区和个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特点来进行探索。通过对上述对阅读写作一体化问题的了解,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更需要去对受众体和教育者进行改变,从而拥有更大的进步,把阅读写作一体化实践好。不能忽略阅读写作这两者对彼此的重要性和影响性,两者相辅相成,运用合理的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语文教育。
基金项目: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写作资源挖掘与运用的融合研究(GS[2017]GHB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