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9-09-10叶舒霞
叶舒霞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洗礼与沉淀,深刻影响着新生代社会的运行发展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宝贵财富。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建设,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逐渐传人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出现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鉴于这样的国情发展,引起了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对新生代的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整合,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文化思想精髓,提高人格道德建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在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厌倦的情况。因为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积累历史文化知识,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通常会要求学生牢记很多细节,这就使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时出现懈怠、慵懒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通过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相结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故事背景,以及延伸意义来展开,把相关的教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整理。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方法,旨在传授与巩固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但是,针对学生好奇、活泼,对西方文化充满憧憬的特点,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在教学历史课程时,学生比较偏向西方的愚人节、万圣节和圣诞节等,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包括节日的历史来源、相关礼仪,以及在相关节日的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阐述中国传统节日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布置课后作业,如详细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来源,以及在相关的节日期间应当注意的传统礼仪。通过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方式,让学生懂得每个节日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德建设及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整合,要遵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由于古代与现代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当下的发展形势,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质量,有效调动相关课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要发挥宣传部门的优势,利用学校的宣传栏、黑板报,定期播报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或者日常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促进形成良好的特色教学环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尊师重道、孝顺父母、处世之道等,通过与现代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道德教育渗入其中。例如,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举办爱国主题活动,让学生搜集从古至今爱国人士的事例,设计黑板报,让学生在黑板报中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朗诵。通过对先驱事迹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
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建设可以与当代科技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频学习,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类:如人文关怀、节日起源、琴棋书画、名胜古迹、民族服饰、民族乐器、民风习俗等,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视频的观摩学习。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教育,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传统文化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教育的方向。课程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文化资源,如语文课堂、政治课堂、历史课堂等都能够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历史教学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学习《弟子规》《论语》等相关书籍,教师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难以理解的文言文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微课视频,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论语》中,孔子与学生的对话,通过文言文的理解与转化,加上现代化元素,制作成动画形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观摩的过程中理解《论语》中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够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基金项目: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GS[2018]GHB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