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山水城市景观营建
2019-09-10郭沁胡梦凡董璁
郭沁 胡梦凡 董璁
摘要:呼和浩特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城市环境与营建历史承载着城域内各民族的人居观念和家园情怀。为了研究呼和浩特的地域独特性和文化多元性,文章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通过文献整理、历史舆图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营城脉络,从“空间营造”和“意境营造”两个方面分别探讨该城的山水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理法,以期为古城历史文脉及民族性特征的传承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景观,山水城市,地域性,呼和浩特
DOI:10.12169/zgcsly2019.04.10.0001
山水城市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和哲学观的物化表现,目前对其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国内地,尤其是南方地区,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聚居城市虽也能反映不同民族的生态观和人居观,但多因文化属性边缘、环境条件一般等因素而缺乏系统性解读。
呼和浩特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受多元民族文化影响,城市形态和景观呈现出多样而复杂的特点。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以“山水城市”理论为基础,通过史料整理、舆图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空间营造”和“意境营造”两个方面探讨呼和浩特自建城伊始至进入工业化之前(1575年至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山水格局确立、景观空间营构、景观意境形成的营建历史与理法,展现城市营建过程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从而为历史文脉及民族性特征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1山水城市:空间与意境的交织,
中国古代城建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古代“山水城市”建设的历史[1]。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看,我国复杂的地理地貌为山水人居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而山水与人居的密切关系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人居理想[2]。“山川拱卫,得水为上”的城市选址理念自古有之,如“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万家前后皆临水”的苏州、“环山沃野,襟江吻海”的福州等皆是依山傍水营城的范例。
中国传统的山水城市营建思想在漫长的城建史中从空间环境和景观意境两个方面得以升华,并深刻影响国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山水城市”理论的核心内涵和概念可被总结为:融合中国山水诗词书画与古典园林,以城市所处自然山水为地形骨架规划城市,从而创造重返自然的城市环境[3-4],即在以“山水”为代表的自然环境与以“城市”为核心的人工环境高度融合的基础上,融人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为精神内涵,构建具有浓厚的物质、文化、哲学和地域特征的中国理想城市模型[5-6];更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时空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在人居环境构建中的综合体现。
受中国传统山水书画和诗歌的影响,山水城市的景观营建还特别强调借助自然山水环境构建整体意境空间,这也是其区别于西方山水型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中国古代,山水意境常以“城市八景”(也有地方为“十景”“十二景”)塑造,即通过命名、赋诗等方式为城市内外不同尺度的风景进行艺术升华,将其整合成在空间上依托城市的山水意境格局,并进一步形成具有诗情画意的认知意识。所以,“八景”既是对一城山水意境格局的再认识,也是一地之内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集成。
綜上,山水城市的营造包括了山水空间格局与山水意境格局两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山水城市营造的物质基底,自然环境在不同层次上都对城市的营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山水城市的环境格局与营建历史
呼和浩特坐落在黄河“几”字湾外侧的土默川(即前套平原)上,周遭山脉纵横,其内河流虽不发达但也遍布全域,可谓是“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山水要素作为自然屏障可以庇护蒙汉等民族的生存,继而使其产生对山川的敬仰之情,为山水文化的传播和该城的营建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2.1山水格局
山水格局即宏观尺度的山水环境,呼和浩特城建于山阳河畔之处,“层峦峻岭,形势极雄,俯视归化平原,为天然屏蔽[7]”,具有“阴山为屏、黑水为带”的山水环境。
1)环山沃野,阴山为屏。呼和浩特城背依“岗阜接连,峰峦叠起”的大青山(阴山山脉中段),以其作为防护屏障,大青山及其前坡冲积扇区犹如城市的“后花园”。大青山不仅为城市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水源、阻挡北来的寒风,还可迟滞东南方向的暖湿气流北上,从而为城域获得更多雨量。蛮汉山(阴山支脉)从市郊东北约50km处向南伸出,于呼和浩特城东南面形成环抱之势。城址所处之地极具地利:“西南地势开敞,林木蓊蔚,眺望亦佳。自西至东北,恰如列障重,叠,而拥蔽城背,颇占形胜[8]。”
2)沟河穿城,黑水为带。由于大青山南侧为黄河外流区,水流的溯源侵蚀与分割作用较强烈,造成沟谷深切、地面破碎,形成了大青山内众多的沟谷。大青山内的沟水及坡面径流通过乌素图.沟、坝口子沟、红山口沟、哈拉沁沟等主要山沟汇成的行洪河道穿城而过,最终汇入环城而过的小黑河中,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从.清代初期开始,上述沟水就陆续被引入城中,或用作护城河,或融人城市居住环境并形成通畅的城市水系。
2.2营建历程
呼和浩特的城市建制起源于明代后期,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仿元大都建制修建了一座王城,蒙古语为“库库和屯”,明朝赐汉名“归化城”,经过明清两次扩建后成为内蒙古地区的中心城市。清乾隆二年(1737年),清廷在距归化城东北2.5km处另建一座用于满洲八旗驻防的新城,赐名“绥远城”,形成双城并置的城市格局。归化城与绥远城于清末民初逐渐合一,并改称归绥市,后于1954年恢复蒙古语原名——呼和浩特(图1)。
2.3山水城市总体特征
呼和浩特城地处农牧交错带,土地肥沃宜牧宜农,地势平坦利于营城,且具有沟通两大经济区的交通优势。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塞北地区少有的宜居之地。
从“峦头理气”的理论来看,呼和浩特结穴在大青山的怀抱里,大青山则在以阿尔泰山为祖.山的阴山的怀抱里。东西两河环绕城区后汇人小黑河,形同明堂之水,赋予该城生机和活力。综上,呼和浩特的结穴能承纳四周山水空间的生气,完全符合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再者,城外的大青山和蛮汉山与南侧长城形成合抱之势,不仅藏风聚气,也利于军事防御。
从阿拉坦汗建城至民国中期,呼和浩特城历经近400年的经营,最终成为了“城外环山,水在城边,城中有水”的塞外山水城市,并形成了“青山耸秀,众水环流,三域互掎,络网相连,八景绕城”的城市空间格局。
3呼和浩特山水城市空间营建
古人通常将山水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审视其与城市的关系,并依据山水格局确定城市的轴线走向、城域扩展、布局等营建内容,进而确立山水.与城市的关联,呼和浩特市亦是如此。呼和浩特在长期建设中通过“凭山御风、引水润城”达到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呈现出“山-水-城”相互交融的整体格局,展现了城市适应自然、融入自然的智慧。
3.1巧于因借
将城市内外的自然要素巧妙借用和参照于营建过程中,并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令其自然渗人到城市空间是“山水城市”营造中极为常见的处理手法[9]。
3.1.1轴线向山
城市轴线方位的确立是山水城市空间秩序构建的重要理法,体现了以城市为代表的人工物质与宇宙自然的最高关系——“天人合一”。呼和浩特城是由归(化)绥(远)两座轴线关系并不平行的城市所组成的,是一座轴线“混合型”的城市,但两城轴线却出奇一致地指向了城北大青山海拔2100m的主峰——翁衮岭(即白道岭,为土默特部的神山,今称蜈蚣坝)。这是山水文化在古代营城的体现,不仅明确了城市与大青山的定位关系,还为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对位关系提供了极具识别度的特征。
1)归化城。蒙古族认为高山峻岭都有神灵存在,把自己游牧区域内高耸之峰称为神山。阿拉坦汗在建城之时,将轴线对准了土默特部的神山,这既是出于对神山崇拜的精神需求,又具有强烈的王权至上的象征意义,是“辩方正位”礼制文化观念下营造城市的典型理法。
2)绥远城。在风水理论的影响下,负责绥远城事务的清廷官员于“风水合法、形势得宜”之地,确定了“壬山丙向”的城市轴线。这条正北偏西18°的城市中轴线也指向了城外的翁衮岭,并决定了城内主要的南北向道路,以及现今呼和浩特城内主要的南北道路方向(图2)。
“共向神山”的轴线特征除组织了城市空间秩序外,还将峻峭的阴山纳人在城市中可直接视觉感知的自然山水环境之中,成为城市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借景”不仅实现了空间上的关联,还对山水城市景观的营造产生了直接影响。3.1.2沿水设路
扎达盖河、哈拉沁河等河流的蜿蜒流淌,必然也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弯曲转折,通过沿水构架道路的分布与走向之规,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布局和范围,从而影响城市的景观空间格局。归绥城的空间形态不仅在特定时期内受到周边河流的限定,而且在城市突破河流的限制之后,城市建设用地依然多随形就势、见缝插针,这一点在城市西北部表现得尤为突出。
城域自清代中期不断扩大与环城河流产生了空间局限的矛盾,但人们在建设道路时并没有选择打断环城河流的连续实体,而是保持并.延续了城市特有的滨水空间形态,城中的通道.街、西顺城街等多条道路始终与扎达盖河道的弯曲转折基本一致。
3.2因形就势
山水城市的營造追求以适度改造自然,将人工环境巧妙融于自然环境,体现了“因地制宜”“师法自然”等观念在城市景观营造中的文化渗透。
3.2.1引水穿城
城市水利工程不仅有效地调节了城市和区域的水文条件,更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结构和景观格局[10]。大青山南麓的自然坡度和洪水流向为呼和浩特城市水利建设提供了便利[11],至20世纪50年代前,城市水系以扎达盖河、艾不盖河、乌力沙河及护城河为基本构架,呈现出河渠、水泊和井泉等多种形态,并以路桥、闸坝、堤岸等辅之,不仅满足防洪滞洪、居民汲水等功能,还影响了城市形态和风景体系的构建。
1)归化城。早在雍正二年(1724年),土默特都统便率人将扎达盖河在城北公主府一带分为二流[12]:一股沿城隍庙垣以东绕城而过,引溉东郊的蔬圃;另一股经归绥道署沿西南向引至归化厅府前,使归化城四面环水,城郊农民因而获得灌溉之利。随着城区的扩展,扎达盖河被纳人到归化城内部空间,为联系河流两岸,从清代至民国时期,渐次在河上架起了数座桥梁。这些桥不仅成为具有通行功能的公共空间使整个归化城成为一个整体,还发展为归化城的景观聚焦中心。清末时依托扎达盖河和桥梁形成了归绥八景之二景——“石桥绕月”和“沙溪春涨”(图3)。
2)绥远城。绥远城借地形高差将哈拉沁沟水引至城下,并开凿东西南三面环城的护城河,为城内的八旗军民提供了安全保障。同光年间,由于护城河泥沙拥堵,绥远将军率人疏浚河道并栽植上千株柳树,沿河道形成环状滨水绿带,即“柳城荫绿”。
除河流之水外,归绥城常有清泉冒出,丰富了城市水系的多样性。清泉中最为出名的是海窟(今清泉街),人们在泉涌形成的水塘周边修筑庙宇戏台,周栽杨柳,成为城内重要的滨水景观节点。流经归绥二城的自然河流经过人工水网的重塑后与城市产生紧密联系,促进了沿岸城市功能区的扩展,并形成风貌独特的滨水景观。
3.2.2跨岗筑垣
人工构筑与自然地形的结合构建也是山水城市营建中的重要内容。《青城怀古》曾记曰:“筑城绝塞跨冈陵,门启重关殿百层”。可见早期的归化城由于城域广阔,周边的丘陵伴随城墙的跨越也被纳入城市风景体系,城市的具象与抽象边界均与山水环境有直接联系。
4呼和浩特山水城市意境营造
山水城市中的景观意境是指营造者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通过想象、联想等创造性思维,倾注在以标志性景观建筑、风景名胜等景观要素中的物态意识结晶。一个城市的景观意境集中反映了该城山水风景的人文内涵,表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4.1写仿大都
有学者认为,元大都是蒙古人在忽必烈的带领下以“冬营地或夏营地”为原型、“选定在水边”所建的“小型城郭”[13]。而阿拉坦汗所建之归化城与早期的元大都在山水关系与营城形制上十分相像,即两城均选址于“大山之南”、西临一条冬天也不会干涸的河流”的开阔平原地带,并都以宫城为城市空间的中心,这样的营城特征实质是对草原游牧“冬营盘”的一种再现,表现了归化城所具有的游牧文化属性。
阿拉坦汗在“地瑞全备的吉祥之地”“仿照失陷之大都修建呼和浩特”[14],一方面给予了这座城市“赞天地之化育”的自然形胜,为城市未来的山水风景体系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写仿元大都的景观特征赋予了这座城市更多的象征性意义,借用“再现大都”的城市意象表达土默特部称霸全蒙古的雄心壮志。
4.2归绥八景
归绥地区在晚清时兴起的“踏青”等郊游活动促进了城郊风景区建设和开发,周遭多处“形胜灵迹”成为“踩青”的首选场所,城外“阴山叠嶂,河流环绕”的自然生态景观开始向游憩文化景观转变。譬如东郊白塔和南郊昭君墓等历史古迹也在此时完成了由文人幽思之所到地方民众胜览的转向,揭开了城市文化与风景营建互动的序幕。
1934年刊印的《归绥县志·舆地志》将城郊的白塔耸光、青冢拥黛、虎头瀑布、牛角旋峰、杏坞翻红与城内的沙溪春涨等三处沿河景观并列为归绥八景(图4)。随着以文人为主体对城郊山水风景的整理与再创造,相关诗文也得到了记载与流传。呼和浩特的“八景”不仅凝练了城市风景特点,且把城市浓郁的历史民族文化承载其中,作为内地传统风景园林文化在边疆地区的地域性风景营造构建的结果,归绥八景也是内地山水文化与土默川地域文化相互涵化的表现。
5结语
呼和浩特山水城市景观的构建是城市营造者们主动利用与适度改造自然的过程,也是山水文化结合游牧文化特性的地域化表达。该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以自然山水环境和人工环境(城市)在空间上的高度融合为基础,结合兼备地域文化的诗化意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山水城市景观。其“山-水-城”一体的景观格局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必须予以重视和保护。
在城市物质与文化空间剧烈变化的今天,城市建设面临着环境破坏、文化同化与地域特色流失等问题,这种情况在少数民族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审视山水城市景观中人文思想与物质构建间的关系,总结山水城市景观营建的手法与智慧,有助于历史文脉的传承,继而为当下人居环境所面臨的问题寻觅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龙彬.中国古代山水城市营建思想的成因[J].城市发展研究,2000(5):44-47,78.
[2]吴人韦,付喜娥.“山水城市”的渊源及意义探究[J].中国园林,2009,25(6):39-44.
[3]孟兆祯.山水城市知行合一浅论[J].中国园林,2012,28(1):44-48.
[4]吴然.四川盆地山水城市营造的文化传统与景观理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5]王向荣,WANGXiYUE.山水与人居[J].风景园林,2018,25(9):4-5.
[6]高原,王向荣.镇江自然风景体系与城市格局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8,16(4):63-66.
[7]纪霭士.察哈尔与绥远[M].上海:文化建设月刊社,1937.
[8]杨守敬.支那地志摘译.蒙古之部[M].国家图书馆编,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北京:线装书局,2003.
[9]智伟静,吴玫,杨斯杨,等.杭州“八景”文化景观及对山水城市建设的启示[J].中国城市林业,2013,11(2):58-60.
[10]王向荣,林箐.国土景观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山-水-田-城体系[J].风景园林,2018,25(9):10-20.
[11]牛淑贞.周边环境与归绥城市水患[J].千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8):111-119.
[12]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志》编纂委员会.土默特志(上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13]杉山正明.忽必烈的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4]佚名.阿勒坦汗传[M].珠荣嘎,译注.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