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登山中路古树名木景观特色与文化价值
2019-09-10李清扬张德顺吴颖韬王洪涛
李清扬 张德顺 吴颖韬 王洪涛
摘要:文章梳理了泰山登山中路与其古树名木景观的历史,分析其景观分布及成因,探析其景观特色为成景规律、形式多样,烘托意境、相得益彰,树与环境、互为影响,远近仰俯、视角多变,文树相依、意象绝妙,最后还分析了其文化价值,以期对国内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景观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古树名木,景观特色,文化价值,泰山登山中路
DOI:10.12169/zgcsly.2019.07.22.0001
泰山作为联合国列入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古树名木种类繁多,其中有23株重点古树名木被联合国列入了遗产清单,是大自然留下的宝贵财富[1-2]。在古泰安八景中,古树名木景观独占两景,分别为“秦松挺秀”和“汉柏凌寒”岱庙八景亦皆为古树名木景观,可见其景观地位之高。
古树名木的定义与标准是一个逐渐变化并完善的过程。从广义上来说,古树名木定义为:古树是树龄100年(含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有重要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树木[3-5]。本文所指的古树名木景观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已成为风韵独特的观赏客体,具有独立表现自然美和人文美特征的古树名木单体或群体景点[6]。本文以泰山登山中路为研究范围,即自岱庙及遥参亭,经红门、中天门至岱顶一线,梳理了泰山登山中路与其古树名木景观形成的历史,探析了其景观分布位置及其成因、景观特色和文化价值。
1泰山登山中路古树名木景观发展历史
泰山登山中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据记载,秦始皇封禅时的登山起点为泰山东北侧玉泉寺附近,汉武帝封禅时改为由泰山东侧的大直沟进山[7]。至隋唐时期,中谷的道路更加便捷、景色更加优美,逐步取代东谷成为登山主线。登山主线的更改带动了泰山南部地区的兴盛。大约五代之际,泰山山南设立了“岱岳镇”,即今泰安市区的雏形[8]。宋朝以降,借助岱岳镇的发展、碧霞元君信仰的传播,登山中路的游客和香客逐渐增多,沿线众多的人文景观开始形成。时至今日,登山中路最终成为泰山主要人文景观的串联轴线。
有关登山中路古树名木景观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泰山人工栽植树木起于何时,难以稽考。有关泰山植树的最早记载为汉代,汉武帝曾植柏树千株,首开泰山人工植树之先河[9],可知此时树木景观受到很大的重视。郦道元《水经注》引《从征记》云:“泰山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围,盖汉武帝所植也。”秦汉时期为古树名木景观形成的开端。
唐朝开元十三年(725年)封禅泰山,礼毕降旨“近山十里禁止樵采”。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诏:“泰山四面七里并社首,徂徕俱禁樵采”。自汉代种植的树木到唐宋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并形成一定规模,此时期对古树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升到帝王颁布政令予以保护的高度。
清康熙六年至十七年(1667-1678年)重修岱庙,如今岱庙内的古树多为当时朝廷拨款所植。清雍正八年(1730年),负责整修泰山的内务部郎中补植了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被暴雨冲毁的五大夫松。在登山中路较大面积的植树记载于《泰山种植树道里记》碑刻:嘉庆元年(1796年),泰安知府金榮在盘道旁植柏树千株。继而山东布政使康通基于嘉庆二年(1797年)增植万株,从岱宗坊沿盘路一直延伸到南天门下升仙坊和独秀峰[9]。对五大夫松的补植表明此时已把古树名木作为景点修复。岱庙内植树和古代最大规模的泰山植树表明清代对登山中路古树名木的重视达到古时最高点,其文化与景观地位已经彻底确立。
据调查,泰山现有古树总数为18198株,属27科、45种10](表1)。纵观泰山登山中路的古树名木景观(表2),其发展脉络是从自然到人工,以点线为主发展成片的动态演变[9]。
2泰山登山中路古树名木景观分布位置和景观成因
2.1景观分布位置
古树名木景观依据其位于建筑内或外,可划分为建筑群外景观和建筑群内景观。建筑群外的古树名木景观大多紧贴登山步道,距离步道大多在5m以内,距离步道稍远的望人松和对松山最远不超过30m。建筑群内的古树名木景观位置则.由建筑群区位而定。无论哪类,皆表明了其景观的分布是以人为活动的范围为基础的,只有位于容易接触和可见区域的古树名木才会被选择并形成景点。
2.2景观成因
1)建筑群内部古树名木景观成因。建筑群内部的古树名木往往由于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使其神化而免遭破坏,历代相传,蔚为壮观[11]!此类古树名木与古建筑群的历史息息相关,部分树龄与古建筑的年龄相当,往往能受到较好的保护,景观形成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树龄极长。古树名木越古,其价值越高,建筑群中最出名的古树名木一般是其中树龄最长的;其树体由于长时间的自然造化往往极具特色,并蕴含浓厚的历史文化,如岱庙中的汉柏、唐槐。二是位于建筑群内特定位置,具有良好的观景场地。如汉柏院较为空旷,具有良好的观景场地观赏汉柏。“汉柏第一”位于关帝庙二进院落东侧的种植池内,可在院落中观赏。而关帝庙拜棚南侧对植的两株古槐树,相传为唐代遗植,则因所处位置无法被很好观赏,从而没有形成知名景观。
2)建筑群外部古樹名木景观成因。建筑群外部可形成良好景观的古树名木数不胜数,但仅有少部分形成景点,景观成因略为复杂,笔者将建筑群外部古树名木景观进行汇总分析(表3)。
位于登山中路两侧的古树名木景观树形大多较为独特,能够于古树林的背景中凸显出来;与历史典故相关的古树,其树形大多并无特色,但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典故知名度较高,遂成泰山名木景观。五大夫松由秦始皇登山祠祀的历史而来,因此引起历代文人、游人的关注与评说,知名度极高。树体所处位置优异并适宜驻足观赏可进一步提升其景观效果与关注度。望人松背靠陡峭的山坡,傲然孤立,周围无其他古树与其争奇,同时其树形极为优美,因而被视为泰山名木景观的代表之一。翠影秀位于城市中心遥参亭前,正对通天街,是建筑群的前景,也是道路尽端的对景,因而被人所熟知。
综上所述,古树树龄和承载的历史是影响古树名木景观形成的第一要素。其次,古树树形和所处区位两者单独或共同影响着古树名木景观的形成。
3泰山登山中路古树名木景观特色
3.1成景规律,形式多样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群外的古树名木景观分布虽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其景观形成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并且泰山人文历史与古树资源丰富,形成了单株、多株和树林3个维度的景观形式,其与建筑小品的共同组景亦是佳构。
单株景观如卧龙槐,其位于斗母宫西侧,枝干被雷电击倒后平卧山坡而后生根,根际盘曲,树冠昂起,宛如卧龙翘首,于是因此得名[9]。多株景观如四槐树,顾名思义,原有4株古树,2株已早枯,仅剩2株,其中一株的主干于1987年受雨水侵蚀而折断,现横卧于登山步道上形成门洞式景观,此形式反而阴差阳错地提升了其景观独特性。树林景观则以柏洞和对松山最为出名。柏洞位于歇马崖以北盘道两侧,可谓泰山用侧柏做行道树的先例[9]。柏洞极大的种植密度使此处的视线极为收缩,打破了登山步道平淡的景观旷奥感受,改善了登山的视线开合韵律。朝阳洞以北的两侧山坡,双峰对峙,古松万株,苍翠欲滴,故名对松山,被誉为南天门第一佳胜。孔子登临处牌坊的紫藤植于牌坊的西侧,现已攀援至牌坊顶部,与牌坊融为一体。
3.2烘托意境,相得益彰
古树名木因其树龄长,在树皮和树形等方面与普通树木有较大区别,具有强烈的历史厚重感,是寺庙园林中表现意境的凭借之一[12]。岱庙主要采取规则式的种植手法对称种植于中轴线的两侧。对称式种植首先强化了岱庙的中轴对称格局,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其次在视觉上深化了轴线的距离,使岱庙中轴线有延伸不尽之感;最后用欲扬先抑的旷奥对比手法,以天贶殿南部对称群植的树林之奥,突出了天贶殿南侧场地之旷和天贶殿的高大雄伟。壶天阁处的侧柏扎根于墙内,一定程度上遮挡了壶天阁二层建筑,弱化了其建筑体量,产生的阴影使门洞更加幽深,渲染了壶天之仙境。
寺庙与植物的关系,不仅包含一般的建筑与植物的关系内容,而且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11]。古树名木在古建筑群中的景观地位逐年提高,其大多数完成了由配景到主景的转变,最终其与古建筑的关系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局面。
3.3树与环境,互为影响
泰山独特的山地立地条件和气候特征,造就了如望人松、对松山等偏形树景观。而登山中路的存在,使其周围的古树名木被较好地选择和保护,进而形成了如今的古树名木景观体系。
古树名木景观的形成逐渐对周边观景空间产生影响,使之周围逐步产生了一系列景观附属小品,并影响了登山步道的路线。如五大夫松旁的.五松亭、对松山西侧的对松亭、望人松北侧的观赏平台,皆为观赏古树而建造。树木由衰老到死亡除受自身遗传因素决定外,还受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13]。为保护古树,周边环境也得到改善。1982年,泰山管委将五大夫松旁的登山步道东移,此举减少了游人对其生长土壤的踩踏。
3.4远近仰俯,视角多变
泰山登山中路的古树景观位置与观赏场地的关系多种多样,两者间位置高低错落、距离有近有远,因此观赏古树名木的视角极为多变。从观赏距离来说可远观、可近观;从观赏角度来说可平视、可仰视、亦可俯视。观景的感受和景观层次极为丰富。
3.5文树相依,意象绝妙
古树与泰山文化相辅相成,终成一体。各类文化使古树名木不仅限于“形”的层面,更将“神”赋予其中,尤其是其誉名,赋予了古树绝妙的意象。形神兼备,方称胜景。
4泰山登山中路古树名木景观文化价值
4.1承载着泰山悠久的人文历史
泰山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泰山历史重要的载体,古树名木景观的历史长度接近泰山人文历史的长度。前面提到的五大夫松,即由秦始皇登山的历史而来。据汉《郡国志》载,岱庙内的汉柏为汉武帝登封泰山时所植。又如四槐树,相传为唐代鲁国公程咬金登山休息时所植。泰山古树名木景观可谓是泰山文化形成与演进的亲历者。
4.2演绎出独具特色的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景观因其独特的风景美学,引发了无数文人对其演绎和颂赞,并流传至今。如汉柏,其早期东西两树干根部合生在一起,被演绎成“汉柏连理”的意象;又因其西千早年已死,东干仅靠部分树皮供给养分,长流天地间,展现出汉柏自强不息的品质,从而形成了“汉柏凌寒”精神。又如三义柏,其三株古侧柏南北并列生长,并且树姿端庄,古人将其演绎为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期待友谊长存。
4.3丰富了泰山文化的艺术作品体系
与古树名木景观相关的艺术作品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树姿奇特的古树名木引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因此催生了诸多诗词歌咏,如李白见对松山留下了“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的感叹。集自然之大美的古树名木是书画天然的描摹对象,无数画家都曾以泰山的古树名木为蓝本进行艺术创作,如著名现代画家吴冠中的作品《松魂》。古树名木的誉名也体现了极高的文学艺术与古人的文采。
古树名木作为悠久历史的见证和璀璨文化的载体,既是科学研究的宝藏,又是珍贵的风景资源[14-15]。总结其景观特色和文化价值,不仅可以成为优秀案例以供参考,更是为今后的景观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裴敦和.泰山寺庙中古树名木研究[J].中国园林,1987(4):40-45.
[2]裴敦和.保护利用泰山古树名木资源的思考[J].中国园林,1995(3):52-53.
[3]董冬.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景观美学评价与保护价值评估[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4]郑东梅.泰安市古树名木分布及生存生长现状评价[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6.
[5]孙超上海市松江区古树名木景观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6]周忠朗.古树名木景观的认定保护和利用:莫干山古树名木景观资源的调查研究[J].中国园林,1993(2):52-55.
[7]魏士衡,刘慧林.泰山风景区发隐历史经验的探索[J].城市规划,1981(3):44-57.
[8]周郢.名山之城:泰安古城的歷史变迁[J].中国长城博物馆,2012(3):57-59.
[9]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山古树名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0]王晓英,陶娟,冯殿齐,等.泰山古树衰弱死亡原因及保护措施[J].中国城市林业,2012,10(5):44-47.
[11]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2004(12):53-59.
[12]邵燕,芦建国.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意境[J].广东园林,2008(1):14-17..
[13]张树民.古树名木衰弱诊断及抢救技术[J].中国城市林业,2012,10(5):40-43.
[14]黄宝龙.江苏森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朴永吉.泰山岱庙古树名木的现状与保护[J].山东林业科技,2005(3):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