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中的激励机制应用研究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2019-09-10黄新民
黄新民
摘 要:学习评价是教师进行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中所必须进行的一个教学行为,对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都应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职教学 激励机制
高职教育在我国出现的历史时间不是很长,到现在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转变而来。因此,无论是它的理论教学模式,还是实践教学模式,抑或是评价模式,都还保留我国学历教育模式的痕迹。这些在一些实践条件不怎么好的学校尤为明显。由于原来中专学校的教学层级要比大学本科教学层级低,因此,在此前几年,无论是高职学校的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一定的自卑感,家长也将职业院校另类相待,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质量不佳,这给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激励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支持、规范职业院校的建设发展工作,尤其是今年,国家发布的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显然,国家已把我国的职业教育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首次提出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而不是教育的一个层次,这一理念的提出,明确了我国今后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它打破了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制度约束,意味着职业本科院校甚至职业技术研究生这一现象都有可能出现,这也与要求高职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相吻合。毕竟工匠不是两年,三年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成功。同时,国家进一步规范了本科院校招生,同时扩大高职院校生源与招生规模,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这实际上就是国家的激励机制,有了激励就会有动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日可待。
二、高职教育的本身属性与评价要求
高职教育之所以要独立于大学学历教育之外而自成体系,这自然是由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的。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筋今后的发展计划可知,国家将逐步形成以中职、高职和职业本科等这一新的教育体系,因此,将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能实现现代生产需求的劳动者。由此可见,对高职教育的评价点定位在了素质、技能和劳动者这三个方面,既高职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工作在生產一线的劳动者出现的,而不是把它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技术研究者来培养的。因而,对作为一个生产为主要职责的劳动者而言,其最为重要的素质,就是应该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是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再次是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功底,最后,还要有一定的自我提升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3.1惩处激励:这是我们最常采用的一种激励方法,也是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正如我们常说的,要用制度来管人。但在实践中可以结合专业特色来实现惩处,如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采取的惩罚措施是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错配件的制作,这样既达到了惩罚的目的,又达到了锻炼及专业能力的目的这一方法远比一些简单的处罚有效。
3.2 目标激励:它与惩处激励刚好相反,正如我们常说的要有奖有罚,他们两个搭配运用相得益彰,正如惩处要讲究方法一样,目标奖励也要讲究形式和技巧,
不能简单地以金钱作为唯一方式,这样的效果往往不佳。奖励的手段要多样化,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精神奖励要给足被奖励者面子,以增强他的荣誉感。物质奖励要突出奖品的品位。在实际中我们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实施不同的奖品。例如,对汽车专业的学生可以提供汽车模型。
3.3加权激励:我们在对罪犯的量刑过程中采用的加权处罚,犯同样的错误,惯犯处罚就比初犯要重。在对一些需持续性评价的事件中采取加权激励,就会促使激励对象向好的方向发展。
3.4捆绑激励:我们发现在一些群体性的活动环境中,往往能最大的激发个体的潜能,因此,在处于一些较为棘手的个体事件时,采取捆绑激励的方式,往往能降低问题的处理难度,当然加强对学生的团队精神的教育是前提,具有团队精神的个体也有较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诚然,高职学生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各种场合,采用各种形式的激励方式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教育,才能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恭鑫.高校体育教学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交际2017(06)
[2].黄忠海.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激励机制的策略[J].现代企业2019(03)
[3].刘琴.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 [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4].李隽.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07)
[5].杨威.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构建研究[J].现代交际.2019(02)
[6].王春雨.高校学生干部激励机制构建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2013(12)
[7].OBE理论视角下高校课程学习评价研究[J]刘荣,方丽丽,袁芳.中国轻工教育2016(01)
[8].关于评价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的探索[J]孔企平.全球教育展望2014(12)
[9].基于大数据的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