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展农村物流的探讨
2019-09-10李铭辉
李铭辉
摘要:文章从广西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入手,总结了当前广西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运作模式,剖析了广西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广西农村物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农村物流;运作模式;对策建议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ounty,township and village levels of Guangxi,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ain operation modes of current rur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Guangxi,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rur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Guangxi and the new situation faced by rur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Guangxi,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Guangxi rural logistics;Operation mode;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0 引言
农村物流是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乡物资双向便捷流通、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广西农村物流发展基础薄弱,网络体系不健全,站场设施简陋,服务功能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也是广西农村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目标。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飞速发展,除原有的邮政服务外,商业快递服务也逐步可以到达农村。但从整体上来讲,广西农村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网点较少,整体上以普遍的邮政服务为主、商业快递服务为辅,服务实效性较差,费用较高。广西县(区、市)总数为111个,已全部建成县级农村物流中心节点;乡镇总数1 118个,也全部建成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建设主体主要是邮政部门;建制村总数14 266个,已建成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的建制村有2 539个;广西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24.32%(依托客货运站、邮政所、商业网点、供销社、农资站等既有资源开展农村物流服务的县、乡镇、建制村,可视为已建农村物流节点)。
2 广西农村物流主要的运作模式
(1)依托邮政的网络优势提供货邮寄送服务。邮政部门在每个乡镇都设有站点,其服务可以深入到村。这种模式是广西农村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
(2)商业快递企业对网购包裹的配送。部分实力较强的快递企业,如顺丰、京东,在部分乡镇建立自营网点,并形成了阿里巴巴、京东、乐村淘、村邮乐购等知名电商平台。而一般快递企业则通过采取与邮政合作的方式,委托邮政完成农村包裹的配送。这种模式是广西农村物流的快速增长模式。
(3)依托县城普通物流点(货运部)进行货物运输。部分运输物流企业采用小型货车、电动三轮车等经济适用型车辆运输乡村地区货物。目前在一些货运量较大的乡镇、建制村开通了固定的农村货运线路。这种模式的运输配送效率相对较高。
(4)依托农村客运班线。在客运车辆能通达的乡镇村屯,村民利用客车携带、捎带物品乘车运输。这种模式历史较长但運量有限。
3 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行业管理部门不明确,未形成工作合力
在自治区层面,广西农村物流的牵头部门是自治区农业厅;在各市、县(区、市)的农村物流牵头部门各不相同,以商务、农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牵头的居多。尽管自治区农业厅、供销社、邮政管理局、商务厅、交通运输厅等管理部门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自治区层面,关于物流、农村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广西农村物流发展仍然举步维艰。
3.2 政府补贴机制不健全
广西农村物流市场发育滞后,广西农村物流上下行货源不平衡,下行货源远多于上行货源,比例达到5:1,加大了快递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导致利润低,发展农村物流积极性不高,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各地政府因财政困难未形成完善的补贴机制,导致广西农村物流尚未进入引导培育发展阶段。
3.3 社会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
农业、邮政、商务、快递物流、交通运输等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各自为政,未形成各部门、各行业政策、资金的组合拳,成效低下,未形成共同配送的良好局面。
3.4 信息化水平低
广西农村物流尚无运营成熟的物流信息平台,线上线下交易体系还未建立。乡镇、建制村物流服务站点信息化设施设备缺乏,网络覆盖面和信号条件有待改善,基础设备包括条码扫描器、电脑或显示设备、无线WIFI路由器、移动信息终端等配置不足。
3.5 仓储、冷链设施短缺
广西农村货物以生鲜农产品为主,但冷链仓储设备设施在“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都比较薄弱,产地冷库缺乏,冷链运输运力相对不足,农产品采摘后无法在第一时间预冷、分级、包装、冷运,导致农产品损耗高(水果12%,蔬菜20%)、附加值低、售价低,常出现生鲜果蔬货品途中腐烂变质的情况。
3.6 专业人才缺乏
现代物流人才从初级到高级都较为紧缺,了解和熟悉农村物流的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农村物流的低利润率,难以对物流专业人才形成吸引力。另外,对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机制尚未建立,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普遍不高。
4 广西农村物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农村更为突出。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扶贫脱贫攻坚战、“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群众对农村客运、农村物流需求也快速增长,需要有效增加农村运输物流供给能力。加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破解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补齐物流业发展短板、降低城乡流通费用的重要抓手。政府、企业必须要站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着力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的集约化布局、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营,为加快构建顺畅快捷、经济高效、便民利民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组织领导
要做好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必须从中央、自治区层面开始,改变“九龙治水”的管理局面,明确牵头部门,完善政策措施,增强政策引导的连续性,出台实实在在的鼓励性措施,在物流、冷链仓储用地等关键性问题上予以重点倾斜,保证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5.2 完善财政补贴机制
从中央到地方逐级落实农村物流财政补贴,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快递物流企业参与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对前期三到五年的运营成本予以补贴,培育农村物流市场。
5.3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
各地方政府要做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客货运站改建升级和合理布局田间小型冷链仓库。充分整合资源,采取各种形式做好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网络节点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实现农村物流各类物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解决农村物流配送难、配送贵的问题。
5.4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要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依托农村电商平台和农村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线上资源,实现农产品的线上交易,并通过线下农村物流体系实现物流服务,打造依托农村电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
5.5 优化物流运输组织
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货运、客运站场和客运班线资源,推广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物流“货运班线”模式,鼓励县到乡和乡到村的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和快件。鼓励大型物流、商贸、供销、电商快递企业共同制定运输、配送计划,实现城乡一体化配送。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多站合一”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推进共同配送。
5.6 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村物流装备
大力推广农村物流厢式、冷藏等专业化车型,鼓励各地根据实际需求推广使用纯电动货运车辆,加快淘汰安全隐患大、能耗高的老旧车辆,提高农村物流运输的安全性、经济性。
5.7 强化农村物流人才支撑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委托第三方专业培训机构针对农村物流进行专业化培训,并落实一批农村物流实践基地,培养一批兼有农村物流理论和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物流从业者回乡创业,鼓励现代物流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在各级农民培训工作中,开展针对知识农民的农村物流知识培训,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5.8 试点先行,循序渐进
广西农村物流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在全区范围内选择一批农村物流需求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特色鲜明的县(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物流试点和示范,积极探索符合广西地域特色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及时总结发展经验,逐步在全区范围内宣传、交流推广。
6 结语
預计至2020年,广西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将达到100%,广西农村物流也要加快发展,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有效提高广西农村物流网络节点的覆盖率,是今后几年广西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广西农村物流应在“互联网+物流”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密切开展农业、邮政、商务、交通、供销等部门间的合作,充分调动骨干物流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创新农村物流节点运营管理模式,开展共建共管、联营合作,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共同推进农村物流融合发展,更好地实现城乡物资双向快速流通,助力农村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刘 辉,李亦亮.我国农业物流发展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2016(23):25-26,38.
[2]张喜才.电商背景下村级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2):80-86.
[3]华小欢,解利燕,黄丹青. 农村快递物流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