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金建华
金建华
摘 要:国内的基础教育正处在一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学科教师都注重在自身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只是在某些课堂上,却仍旧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痕迹,对新时期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不利于提高其课堂教学效果。而导学互动教学作为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能够克服当下教学问题,构建新型的高效课堂。因此,本文主要以中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导学互动教学在其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关键词:导学互动;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以生为本
教师遵循新课改的要求来重新设定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这是提高当下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教师要从原来的教学主体转变成为当前的教学引导者这一角色,注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达到这一目标,中学数学教师可在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推进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概述
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融入“自主”、“合作”、“探究”等要素,以慢慢取缔原有的填鸭式教学。而导学互动教学是符合这一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的有效教学方法,其是一种强调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且相互间进行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导学结合”与“互动探究”这两个部分的内容[1]。以往的师生互动具有比较明显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特点,但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下,这一教学弊端可以得到很好的改进,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参与到互动教学环节中,点燃自己的学习热情,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供有效的条件。
当前中学数学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低效化问题,归根结底是有些教师没能彻底摈弃不合理的传统教学,使得这项传统教学要素还在课堂上影响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通常表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强,合作探究能力等等也比较薄弱。因此,为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有效开展导学互动教学活动。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基于学生自学导纲的互动教学
所谓自学导纲,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对即将要学的知识进行提前预知,使其可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水平来进行,这可以保证学生有效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2]。
比如在“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围绕着一次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具体表达式等方面设计问题,同时要保证这些问题适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在一次函数中,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一函数在哪种特殊情况下,y是x的正比例函數?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函数表示方法与一次函数表示方法之间存在怎样的区别?”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导学互动的过程中学会对函数的特征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更好地掌握好一次函数的知识。
(二)基于直观教学的导学互动教学
中学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其展开直观教学,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直观教学过程中,在自主学习时更好地掌握好应学的知识。因此,在中学数学领域,教师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下,可积极地开展直观教学,让原来比较枯燥抽象的数学定理可以变得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可以产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汲取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3]。比如在“勾股定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这方面的学习兴趣,又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勾股定理,并且正确使用这一勾股定理的知识来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这部分知识的导学互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普遍喜欢的篮球与NBA相关的生活元素,设置出合理的数学情境:“姚明身高达到了2.26m,其腿长为1.32m,请问他是否可以一个步伐就跨过3m的距离?”这个导入新知识的情境非常简单且直观形象,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走进情境中,使其可以更容易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知识点。在这一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延伸教学活动:“如果姚明双脚分开站立,左脚与右脚和地面之间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他究竟可以跨多少米?”这一问题可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地走进互动探究过程中,并尝试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基于思维训练的导学互动教学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导学互动教学,可提高思维训练效果。例如教师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可提出以下一道题目:“这里有一个方程式:(k-3)×2-2kx+k-1=0,已知它有实数根,那么该如何求出其中的k值?”根据这一道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进行激烈的思维碰撞,而教师也需要发挥一定的导学作用。比如有的学生在解题时,获得了这样的答案:“k-3不为零的情况下有实数根。”而这一答案是不全面的,教师可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更全面地考虑实数根的范围。于是有的学生又发现,若是根据方程有实根的限制性条件,学生能够求得k=3的结果。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进而提高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有效的导学互动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新型的高效数学课堂,既可保障学生的自主发展,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何西杰.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87.
[2]李建军.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J].亚太教育,2016(30):55.
[3]林飞鹏.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