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综述与展望
2019-09-10闫俊周齐念念
闫俊周 齐念念
摘 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组织范式,在我国得到了积极运用和实践,但仍存在协同性不强、创新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对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实践和快速发展。基于对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特征、影响因素、协同创新模式、实施路径、演化、实施策略及建议等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重点及方向。有利于增进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实践,对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模式;协同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 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9)06-0647-07
Research Review and Prospec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China
YAN Jun-zhou1,2,QI Nian-nian1
(1.Business School,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Zhengzhou 450015,China;
2.Cooperation Innovation Center for Avi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Zhengzhou 450015,China)
Abstract:As a new paradigm of innovative organizat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has been actively applied and practiced in China.However,there are still such problems as lack of synergy and low quality of innovation.Therefore,combing and summarizing the domestic research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can better guide and promot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actice,and make a rapid development for China’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Based on the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China,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influencing factor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implementation path,evolution,implementation strategy and suggestions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The shortcomings of research and the focus and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are pointed out.This article is conductive to enhancing domestic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which is conductive to guiding China’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actice.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to promote the collaborativ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Key words: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0 引 言
戰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具有重大创造性、突破性、交融性、创新主体多元性和跨领域交叉性等特征,在创新发展上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协同创新体系[1]。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组织范式,可以将分散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等多个主体的创新资源集中起来,通过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协同创新,不仅可以使创新直面市场和需求,而且可以降低创新成本,有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推动各创新主体共同发展[2]。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与传统产业创新模式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具有较为显著的竞争优势,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由于国外并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往往将新兴产业或战略性产业等同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而,国外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直接研究成果较少。而国内学者较早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协同创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整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协同性不强、创新质量不高、创新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更好指导和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实践和快速发展。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一般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各创新主体为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有效合作,且学者们普遍认为协同创新创造的效益高于各个创新主体单独创新收益的总和[3]。陈劲、阳银娟[4]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是创新主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尤其重视知识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有利于推动重大技术等的创新,实现各创新主体的价值提升。因此,他们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就是在一定环境下,创新主体(政产学研金介等)通过对各创新要素的共享、整合、转化、运用等,完成管理、产品、技术、金融等的全面创新,且技术是各创新主体间相互作用的纽带,能促进各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创新主体中,企业居于核心地位,是重要的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造知识的起点,政府则处于重要的引导地位,但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罗敏静[5]则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范式,把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多元主体组织起来,通过搭建平台实现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性、动态性、技术突破性、高度不确定性等特征,亦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呈现出整体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特征[6]。万熊婷[7]则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有的技术前沿性、市场广阔性等特征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协同创新上具有不确定性、高端性和融合性特征。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也能促进产业内各创新主体的发展,并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表现出对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的联动性和溢出性。总的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合作互补性等特征,各创新主体通过有效沟通、合作等,促进各方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知识的高效整合,进而实现重大技术创新的协同行为,其中,技术作为推动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重要媒介,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不确定性、高端性和新兴性等特征,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效果,必然要对其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有清楚地认识和理解。因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协同创新是实现各创新主体资源及能力互补、提升其创新水平的有效途径,因而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资源整合、市场及技术创新、产业竞争力及其与组织和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等都会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6]。此外,法律、政策、人员、竞争对手等内外部环境也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产生影响[8]。张巍、华贤则[9]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利益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是产学研协同创新顺利实施的关键。李煜华等[10]则基于集群内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指出预期收益、风险和知识位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影响较大。但是该模型仅引入了企业和科研机构2个创新主体,缺乏对其他创新主体的关注,因而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总之,各创新主体自身、协同创新内外部环境、资源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产生影响,且这些因素与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合作、风险和利益分配机制密不可分。因此,创新主体应认真识别各种因素可能附带的风险,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协同创新项目,以实现各协同创新主体的高效协同。
二是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在高度重视创新绩效的今天,仅仅了解哪些因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有影响并不能满足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需求,因此学者们日渐关注哪些因素会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绩效并进行实证研究。张敬文等[11]通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绩效分析模型,运用PLS-SEM模型算法,得出组织间知识共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绩效有直接影响,具有中介作用的企业知识吸收及整合能力对其创新绩效影响显著。欧阳峰、曾靖则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粗糙集理论,得出研发投入强度、投入资本回报率和市场结构是关键影响因素,且其绩效的提升需要技术、管理和外部三者创新的平衡与协同,即组织間知识共享、研发投入等都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绩效产生影响[12]。 总的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过程和绩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协同创新主体应认真识别各种因素可能附带的风险,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协同创新项目,以期实现高效协同,提升协同创新绩效。目前学者们虽然提出了组织间知识共享、研发投入强度等因素会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高低,但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各具体因素对其创新绩效影响程度如何?仍需进一步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不同的情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模式会有差异。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对于提升我国整体创新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寻求高效适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模式显得愈加重要,国内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般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模式有以下五种类型:企业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高校或科研院所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政府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基于协同平台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基于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模式。
前三种模式重点关注协同创新主体核心,后两种模式重点关注协同创新载体,
因各种模式适应范围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应根据技术特点、创新环境和创新阶段的差异,选择适合的协同创新模式。易高峰、邹晓东[13]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构建了“研发平台—科研团队—技术创新”的“三重互动”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该模式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同并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汪秀婷[6]、特日昆等[14]分别基于系统、技术和制度视角,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并提出了建立在战略、资源、制度、组织、技术和市场等机制基础上的协同创新模式。吴绍波等[15]则基于知识创新链视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又基于产品平台和技术标准开放两种机制,这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赵剑冬、戴青云[16]则提出了基于大学研究院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乔玉婷等[17]则根据对创新与产业化的不同侧重程度,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分为3种形式,并从协同、产业化模式、结构三方面论述了其运行机理。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可分单核、多核、星形3种[18],但合作共享、综合评价、创新激励和成果转化的发展机制也应得到重视。因此,对于不同的地区及产业状况,应根据自身状况和环境,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
总的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具有多种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应基于对具体的环境和条件的分析,选择切合自身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学者们通常认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适用范围更广,在现实中认可度高,实用性较强。此外,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细分产业差异较大,不同的产业在选择协同创新模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而现有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产业及集群角度的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较少。因此,应重视和关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产业及集群的协同创新的模式研究,以尽快寻找到适合各产业自身特点的协同创新模式,进而更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实施和发展。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实施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实施路径关系着协同创新的成败,对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关注和研究。汪秀婷[6]、喻登科等[18]重点强调了媒介的作用,并分别基于协同平台、产业链及技术和市场耦合,价值链、知识链和物联网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实施路径。温兴琦、李燕萍[19]则指出领导型用户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意义重大。这些媒介是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关键路径,除此之外,创新生态系统也被认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路徑[20-21]。李煜华等[22]在对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模型分析基础上,基于共生视角提出了共生的单元、模式、环境、界面的优化、选择、培育及建立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实施路径。顾钁[1]、岳中刚[23]则认为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并分别指出可根据科技创新制度、关切创新主体利益的机制、产学研合作公共体系,自主技术链和产业链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因而,通过平台构建、资源集聚、体制机制创新等措施能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
此外,也有学者基于实证研究探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实施路径,且这些实施路径对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参考价值较大。杨凤华[24]以江苏省南通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例,对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此提出完善核心体系及健全支撑体系的建议。张志华等[25]以江苏省物联网产业为例,从任务、平台、团队、机制、规划5方面探讨了其实现路径。乔玉婷等[25]以湖南省为例,指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成果产业化要注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对接,并且可以选择自行转化、以我为主的平台转化或以需求为中心的第三方转化路径,但不同的转化方式侧重点不同,协同创新主体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选择。薛伟贤等[26]则以陕西为例,从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能力等角度提出了促进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
学者们针对不同情况和条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实施路径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知识链、价值链、产业链、技术链、协同创新平台及创新生态系统是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路径,但由于产业、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差异,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主体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条件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路径。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演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要想获得更长久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一个演化阶段,但具体演化过程如何应视情况而定。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演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
一是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演化进行研究。汪秀婷[6]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化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阶段,各阶段应分别注意资源整合、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竞争力提升等。这与戴志颖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下的协同演化阶段不谋而合,但二者观点也有不同之处,戴志颖[2]认为其各个阶段的特点具有差异性,不能直接应用生命周期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基于此,他对其生命周期阶段中不同创新模式的协同演化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特日昆等[14]则重视技术和制度的作用,且以此为出发点构建协同创新框架,并基于该理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
二是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演化进行研究。岳中刚[23]根据技术和产业链成熟度构建了新兴技术链与新兴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演化模型,并指出二者协同发展是跨越“死亡之谷”的关键所在,若只强调新兴产业链,可能会出现技术空心化。李煜华等[10]、张敬文等[27]则构建了集群内企业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博弈复制动态模型,并分别基于其参数变化、发生机理从政府干预角度提出了协同创新策略。张健等[28]通过探讨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强调了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应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促进协同创新系统向帕累托最优方向演化。
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发现,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演化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生命周期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方面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生命周期演化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协同创新策略具有较大差异性,同时,各协同创新主体在演化过程中存在技术、利益等方面的博弈,而政策在规制和约束各創新主体的策略选择,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国内学者从多方面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实施策略与建议,研究成果较多,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特点不同,因而,在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应分别对资源、市场、技术和竞争力予以关注[6]。但要促进整体协同效益最大化,还应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行为。在无主导权、政府主导、盟主企业主导3种主导权下应分别引入第三方、合理运用奖励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机制等,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市场化发展[29]。但是,技术创新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为关键,因而可从科创制度、利益机制及产学研合作公共体系方面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1]。总之,应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核心体系和支撑体系的构建,但也要注重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作用,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创新网络建设。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创新生态系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路径,在新兴领域的创新中,企业应加强与系统内上下游企业的协同[20]。同时,协同创新的整体性也促使学者们转向共生视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进行研究,并从共生单元、模式、环境、界面层面提出策略。吴绍波、顾新[21]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应选择多主体共同治理模式,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共同治理,规范企业行为,优化利益分配。但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主体企业应发挥主体优势,备选合作对象应提升自身能力,同时政府也要为其做好保障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30]。
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企业和科研院所应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全沟通和运行机制、选择资源、能力等匹配的合作伙伴[10],加强资源、能力等的对接,既能实现各创新主体自身价值,又能促进集群协同创新绩效及效率的提升。同时,应推动产业集群整体、产业链及价值链等的协同与整合,并不断完善集群知识网络和创新系统,充分利用政府引导作用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18]。但也应注意到,创新激励、合作共享、协同模式和管理体制等对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也至关重要。
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效率提升。效率是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成效的重要指标,已引起不少学者关注。其中,平台、研发投入、各种机制的有效运用等,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效率提升意义重大。在知识创新链视角下,可以通过构建共生创新系统、合理选择合作伙伴及分配利益等措施,有效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效率[15]。此外,降低协同创新成本、加大政府引导等能够激发各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较大程度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27]。但也应认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效率的提升,归根结底还是源于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此,应推进产学研合作,增强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推进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全方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
五是其他方面。乔玉婷等[17]提出构建“科技-产业-金融-政府”四位一体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商业模式[17]。张健等[28]基于三重螺旋视角指出,政府应发挥主导及宏观调控作用,并对共性技术持续进行补贴资助,但其力度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钟荣丙[31]、杜勇[8]、张敬文等[11,27]则共同强调了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也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发展。因此,政府的引导作用及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十分重要。
总的来讲,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实施策略与建议的研究较多,研究对于各创新主体完善自我、高效协同、提升协同创新效率,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结 语
总的来看,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和研究主要集中于近5年,但作为一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得到了理论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国内学者运用多种法方法从多个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开展了研究,取得了较多的创新性成果。上述成果对于开展理论研究和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但现有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和全面,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和特征、影响因素、模式、实施路径、演化、实施策略及建议等方面,更多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初步探索与研究,尚难以有效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实践。笔者认为,在科技和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要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切实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牵引和推动作用,应进一步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有效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实践活动,后续研究重点和方向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组织运行等机理的研究。现有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文献多以描述性和理论分析为主,偏重以理说理,在应用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组织运行机理等基础性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组织运行的机理,对于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第二,注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过程管理的研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利益分配、风险防范、资源协同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协同创新的成败,协同创新过程的有效管理和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而已有研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过程管理的关注较少,在未来研究中亟待加强。
第三,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治理机制的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涉及到多个创新主体,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协同创新风险等问题,必须建立全面有效的治理机制。而现有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治理机制的研究关注较少,因此,如何建立有利于合作共享、集体管理的多主体治理机制和模式,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必须重点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第四,针对不同区域和细分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由于区域、细分产业发展的差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和管理上存在较大的不同,而现有研究对各区域、各细分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关注不多。因此,后续研究应结合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细分产业特性等开展实地研究,探寻有利于各区域、各细分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具体模式、路径和发展策略,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政府管理策略。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不可或缺。政策管理策略选择不当或政策制定偏差会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正常发展,进而抑制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探索基于中国情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管理策略,对于推动和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 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30(03):31-34.
[2]戴志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演化动力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06):51-54.
[3]陈 芳,眭纪刚.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与演化研究:新能源汽车为例[J].科研管理,2015,36(01):26-33.
[4]陳 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02):161-164.
[5]罗敏静.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7.
[6]汪秀婷.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及能力动态演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51-57.
[7]万熊婷.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8]杜 勇,黄庆华,张卫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主体协同创新风险控制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2):54-59.
[9]张 巍,华 贤.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利益协调问题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5):455-460.
[10]李煜华,武晓锋,胡瑶瑛.基于演化博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02):70-73.
[11]张敬文,谢 翔,陈 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绩效实证分析及提升路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07):108-117.
[12]欧阳峰,曾靖.基于主成分-粗糙集方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绩效评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J].工业技术经济,2015,34(12):30-39.
[13]易高峰,邹晓东.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39-43.
[14]特日昆,宋 波,徐 飞.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机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33(04):50-53.
[15]吴绍波,龚 英,刘敦虎.知识创新链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01):50-55.
[16]赵剑冬,戴青云.基于大学研究院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01):34-39.
[17]乔玉婷,鲍庆龙,李志远.新常态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09):103-107.
[18]喻登科,涂国平,陈 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04):114-120.
[19]温兴琦,李燕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基于领导型用户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2):67-70.
[20]吴绍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知识投入激励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09):71-76.
[21]吴绍波,顾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治理模式选择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01):13-21.
[22]李煜华,武晓锋,胡瑶瑛.共生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策略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02):47-50.
[23]岳中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02):154-161.
[24]杨凤华.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02):32-34.
[25]张志华,徐 昳,赵 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模式与实施路径——以江苏省物联网产业为例[J].学海,2015(06):72-78.
[26]薛伟贤,田 鹏,孙姝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供需协同研究——以陕西为例[J].科研管理,2016,37(S1):507-516.
[27]张敬文,李晓园,徐 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生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11):106-113.
[28]张 健,张 威,吴 均.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三重螺旋视阈下的研究[J].企业经济,2017,36(01):41-48.
[29]焦媛媛,沈志锋,胡 琴.不同主导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合作关系研究——以我国物联网产业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27(04):60-74.
[30]王 静,李红艳.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合作对象的选择[J].企业经济,2015(11):43-47.
[31]钟荣丙.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3,29(02):114-118.
(责任编辑:王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