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9-09-10春桃

大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信息化

春桃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各个领域。加上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逐步普遍。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提升学习效率和增强教师教学能力等优势,在各地得到广泛的使用,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一出发点,从建设难题、实施可行性和解决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

引言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在全球化日益显著的今天,信息化技术的先进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形式,教育信息化程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状况的具体表现。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大力投资,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设备不齐全等限制性因素,基础教育信息化无法得到良好的开展。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难题

(1)资金投入不足。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收入水平低,财政资金不足限制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交通不便,大多处于远离城市的山区,互联网的安装难以实施,网络信号不佳,设备运送困难。

(2)基础设施不完善。少数民族大多以小聚居、大杂居的居住形式为主,其社会环境相对复杂。贫困地区的校园没计算机数量减少,同学们在上课时只能两人甚至多人共用一台电脑。在城市地区的学校都安装有可触屏投影仪、移动音响等先进的教学资源。而贫困地区的设备十分落后,甚至是稀缺,致使计算机课程无法得到开展,学生掌握新型技术的能力较差。学校设备落后,许多教师不愿到该地就业。学生不愿到该校上学,导致学校无法发挥应有的意义[1]。

(3)文化素质较低,缺少技术人员。少数民族地区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和认知能力较差,对先进科学技术一窍不通。没有技术人员的支持,教育信息化难以开展。地方领导对信息化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上网聊天和打字,对主要的技术并不了解。

(4)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充分。许多地方居民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基础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对信息化技术了解不充分,甚至认为信息化技术是无用的,没有必要花巨大的费用进行购入。而且部分居民仍未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不愿花钱供孩子上学。当地居民的思想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

(1)提升课堂新颖性,化抽象为直观。在信息化落后的学校,学生上课只能凭借个人想象来推断未知事物的形象。比如在讲课过程中,如需了解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种不同人种之间的区别,学没有亲眼见过外国人,就不知道外国友人与我们的区别在哪里。通过先进信息化技术设备,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与图像了解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在生物课课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时学生了解各种植物与动物,提升学生的上课积极性[2]。

(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对于新型技术的接触较少,对发达地区的变化了解甚少,无法将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同样,仅靠教师口头阐述,学生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少之又少。落后的信息化设备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知识,提升教学質量。

三、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加大设备投入,打好硬件基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落后,设备供应不足是主要原因。增加高科技设备的收入,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完成。

(2)强化资源管理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有的资源较为松散,没有得到较好的集中使用,无法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当地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对现有资源的管理,尽可能收集当地的先进技术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强化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3)教师培训体制。贫困地区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认知并不充分,对先进设备的使用并不了解。学校要为教师开设培训课程,加强对教师的相关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以至于教师能更好的将其应用于课堂[3]。

(4)积极筹备资金,寻求政府和企业赞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欠缺,居民收入落后,不具备购买先进设备的经济条件。学校可以与当地或者发达地区企业进行商谈与合作,寻求企业的赞助和支持,为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资金支持。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向当地政府寻求帮助,提议划拨资金帮助学校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比如电脑和多媒体等等。

我国近年来十分重视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家出台相对利好的政策辅助贫困地区进行教育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向上级汇报提议,寻求教学资金是允许的,教育资金的划拨相对简单。

(5)加强人才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收入较低,平均受教育水平低,大多数人仅仅停留在能够认字的文化水平,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捉襟见肘。因此,当地政府与学校应该重视对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培养,在当地培养先进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向外界引进相关技术人员,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困难的,它的开展具有非常多的限制性因素。但我们不能对其视而不见,仍然应该重视对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确保贫困地区的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促使当地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以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只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当地政府的任务,只有学校与政府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其次,教育信息化建设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需要企业和教育部门的积极参与,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向前发展。教育的变革,全面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校的升学率,促使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会更多的知识,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许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5(4):26-29.

[2]易怀斌.少数民族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4):64-65.

[3]吴丽莉,韩瑛.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的思考[C]//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2008.

[4]豪斯巴雅尔.区域性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鄂尔多斯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报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2):106-108.

(作者单位:甘孜州教育局电教馆)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