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样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
2019-09-10李功兰
李功兰
摘 要:生物科学作为自然学科学之一,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对人类的发展给予了关注。为了适应生物科学的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价值,将其作为营养教育整合的有效载体,采取多样的方式在知识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帮助学生健康地生活。
关键词:初中生物;营养教育;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纵观《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以条文的形式对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学生的身心发展等进行了关注与强调,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将学生的健康生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并以此为中心,以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活意识,掌握健康的生活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将营养教育作为学生健康生活的载体,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以多种方法渗透营养教育。我在组织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利用以下几种方法实现营养教育的有效渗透。
1.案例教学法
营养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强调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向学生呈现极具生活性的现象,引导其在分析、探究的过程中,由表及里地探寻其中所包含的营养知识,从而促进其营养行为的养成。基于此,我在组织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展现一些生活案例,引导其积极分析、探究。以“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为例,我在此次教学活动开展中,组织了以“调查食品添加剂”为主题的活动。此次活动中,我利用新闻事件向学生展现了“染色馒头”生活案例,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对“染色馒头”中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分析,并运用多种方式搜集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的其他内容,以此在搜集信息、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对食品添加剂的类型和作用产生感性的认知,从而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下,建立安全意识。
2.问题教学法
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营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营养知识转化为营养行为。倘若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是无法实现此种转变的。知识向行为的转变,是以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为基础的。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极具探究性的问题,以问题点燃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其在问题的解决中,自主探寻其中所包含的营养知识,并在正确的认知驱使下,将知识转化为行为,实现营养教育价值。以“营养物质的作用”为例,在此次教学活动开展中,教材中没有通过说明蛋白质的作用得出结论。针对该情况,我为学生引入了假奶粉事件,并以该事件为依据提出这样的问题:婴儿出现发育不良情况,与假奶粉中缺乏蛋白质是否有关呢?在该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对蛋白质的作用产生探究兴趣,进而结合所学内容,对蛋白质进行分析,从而在一步步的探究中,获得“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这一结论。同时,在结论获得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真正地认识到蛋白质的价值,树立起营养意识,为其灵活运用所学健康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故事教学法
众所周知,食物中营养素是科学家们在近百年的不懈探究过程中发现的,在其发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或具有趣味性,或具有教育意义。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尽管其心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但其仍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倾听兴趣,而且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透过现象分析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基于此,我在组织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会有意识地发挥故事教学法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述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借此使其在营养素的发展历史分析下,能对营养素建立一个深刻的认知,同时自主地树立起营养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践行营养行为,实现健康生活。比如,我在组织“无机盐”教学的时候,一名学生突发奇想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在读课外书的时候看到这样的说法:我们在补钙的时候还要补充一些其他维生素。”该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说明其对营养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维生素D没有一个深刻的认知。针对该情况,我将该问题抛给全体学生,并向其讲述了伦敦儿童佝偻病的故事。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我重點说明了“存放钙的维生素”、“阳光维生素”等内容,以此使学生在故事倾听的过程中,对维生素D以及其与晒太阳的关系建立准确认知。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方法之外,我在组织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还利用识记教学法,将一些饮食规则编成顺口溜,以此引导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语言识记中,增强营养知识的识记能力;利用示范教学法,为学生正确示范,引导其在模仿、操练的过程中健康饮食。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教学特点,采取多样的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等,渗透营养教育,使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营养知识,并将营养知识转化为营养行动,为其健康生活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玉兰.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营养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7(18):51-52.
[2]张小静.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的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