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工作室制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

2019-09-10陆俊

高教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陆俊

摘  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來源于社会发展的种种需求。以导师工作室为平台的专业项目实践,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进一步满足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

关键词:导师工作室;人才培养;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7-0148-03

Abstract: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es from various deman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project practice based on tutor studio platform can not only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further meet the needs of providing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for enterprises. It is an effective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tutor studio; personnel training; electronic commerce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特别强调“要走校企结合、产学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

现代“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高校主动与社会相融合,大量结合社会有力资源进行课程设计教学。目前应用型高校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多元文化融合能力的人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更是如此。

电子商务是一个复合型专业,它涉及跨境电商、网店运营、网站推广、新媒体运营等多个应用领域,需要扎实的实践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以往的教学过程存在着与市场脱节、课程结构程式化、师资结构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经过充分调研,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尝试采用“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年多的运营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通过本文来阐述导师工作室产生的原因、创建导师工作室需要的硬性条件、实施意义以及未来规划。

一、创建导师工作室的原因

(一)以科学知识导入的教学方式逐渐落后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按照知识点进行分布式教学,同时课本的更新速度远慢于行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电子商务专业是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专业,要求学生能够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流程中每一个工作任务,并能够承担一定的技术职能岗位。所以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搭建导师工作室,通过真实电商项目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创建导师工作室的原因之一。

(二)顶岗实习忽略了教师的核心作用

高职院校的2+1培养模式,最后1年往往是顶岗实习,即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中去进行相应岗位的实践学习。学生的角色从课堂走向了企业,教师希望所教授的知识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真实情况不然,虽然目前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为双师型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然而仅仅通过课堂理实一体的教学,并不能将知识技能完全教授给学生,其中教授时间和项目化执行衔接是很重要的因素,并不能完全挖掘教师的使用价值。

所以创建导师工作室,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电子商务方向,由导师带领,从大一开始循序渐进的按照工作标准完成相应的项目,以项目带动专业学习,发挥教师的职业能力,强化真实项目的实践过程,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需要一个校企共建平台

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课堂教学,还要从事一定的教科研工作,其中校企合作项目是很重要的一项。项目的执行过程需要学校能够提供一个模拟企业的硬件环境,配套相应的工作设备。所以工作室以导师为中心,可以连接企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项目进行贯穿,使其紧密联系,密切合作,加强了校企合作的深度,提高了企业对学校的满足度,不仅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建导师工作室的必备条件

(一)模拟企业氛围,创建工作室硬件环境

导师工作室的创建主要是为了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融入企业办公环境,相当于一个虚拟公司的存在,直接面对社会各界。有别于普通教室,导师工作室在空间布局和硬件配置方面应更强调其功能型,应满足日常的办公、洽谈等各类工作。

针对于电子商务企业,导师工作室的办公环境可以按照岗位进行设置,比如网店运营方向,可以设置网店运营、推广、客服、美工等工位。

(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过硬的导师队伍

专业教师是导师工作室的核心,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调研市场行情和行业环境,了解市场风向和前沿动态,同时要紧密跟进校企合作,掌握企业需求以及项目工作过程等事务,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入项目,为导师工作室注入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专业教师是工作室学生团队的指导教师,是工作室的灵魂,每一个项目需要专业教师进行整体规划、分配任务以及技术指导等内容。

所以,导师工作室的顺利运转对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十分严格,一方面要求专业教师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和前沿知识进行提高学习,同时又要求教师能够将掌握的技能系统化的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技能的运用,承担工作室的部分职能任务;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进入企业生产一线,深度扎根企业,了解企业的管理过程以及项目的运营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以模拟企业经营的方式运营好导师工作室。

(三)深度校企合作,引入真实电商项目

电商项目的植入是导师工作室正常运营的必备条件。实施“项目制”的工作室运营才能够让学生投入到真实的生产经营中,所以这里的项目一定是真实存在的电商项目,项目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对外承接的电商相关项目,也可以是各级竞赛制定的比赛项目。

我校电商网站运营方向工作室承接了多项网站运营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按照企业需求,分解为美工组、网络搭建组、网络营销组,将学生按照岗位需求设置工作任务,并通过不同项目进行轮岗实践,不仅能够对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巩固,又可以通过实战掌握实际技能。项目在运营推广期间,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监测每日实际流量,准确掌握第一手流量数据,可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学习更多的网络推广技能。

通过电商项目的不断实践,学生的技术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我校在2017年江苏省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导师工作室创建的意义

(一)从“顶岗实习”向“全过程项目实践”的教学模式转变

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采用2+1模式,即2年的在校学习,1年的顶岗实习,这种培养模式最大的缺陷是在顶岗过程中,学生的技术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需要进行二次培训才能上岗,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时间、人力等成本,所以通过导师工作室的形式,让学生在进校之后,根据各自的兴趣或者专业引导等方式,加入工作室,进行项目实践,这样可以在三年的学制中,全过程融入大学生活中,以项目驱动教学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为企业提供应用型人才。

(二)“让一部分人先学会,再带动班级学生”的学风建设

在前期的教学改革中,将项目通过分解嵌入到教学过程中,虽然在教学思路上清晰明了,但是在最终的学习成果却不尽人意,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以及专业老师的精力有限,无法范围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预期成果的达成。所以通过搭建导师工作室,将一部分人通过形成项目组的形式,职业化的带入到项目执行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改变整个班集体的学风。

(三)导师制培养体系全过程服务于本土企业,加深校企合作

在以往的顶岗实习过程中,仅仅只是企业与学生的对接,忽略了专业教师的核心作用,然而专业教师才是陪伴学生大学生涯的关键人物,通过以导师为主的工作室搭建,可以加深企業、教师、学生三方面的紧密联系,这是一种“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可以深入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只是人才共享方面的合作,毕竟单纯的通过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其实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由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不扎实,反而降低了企业对学校的依懒性,所以通过强化校企项目的合作,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的作为出发点,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更适合企业。

四、导师工作室实施效果

“导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工作室项目任务,学生作品在执行过程和完成度方面大大改善,团队运作的网站运营项目情况良好,学生明显对这种学习成果明显的培养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以工作室为平台,以赛促教见成效。学生参与了多项省市级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生对通过工作室获取的专业能力感到兴奋和自豪。

3. 从毕业生自主创业、选择就业和岗位发展的不同层面反馈的信息看,企业对工作室模式培养的专业能力强的学生满足度提高,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赞赏,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十分有效。

五、导师工作室的发展规划

导师工作室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问题,比如专业教师的技术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管理制度上如何将学分以及积点植入到工作室项目完成考核中,让学生执行项目时无后顾之忧;团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企业师资如何深入融入校企合作项目中;科研与教学过程如何深度融合;教学成果如何检验等问题,这些都是导师工作室未来待解决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导师工作室的创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毕竟本身是合理有效的,我们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将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更长远的规划:

(一)工作室项目考核机制可否与课程学分互换

传统的学分获得一般都是通过课堂教学考核完成,然后就目前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更强调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相关学分考核制度并没有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相关制度依旧采用老办法,导致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室运营过程中,仍在进行常规课堂的学习考核,所以,能否建立工作室考核相关制度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充当学分,这将改变原有的学分考核机制,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型尝试。

(二)是否可以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工作室集群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导师工作室是根据行业方向进行创建,比如网站运营工作室、新媒体工作室、美工视觉工作室等。工作室之间的工种或者承接的项目任务存在一定的共性,完全可以以工作室集群的方式存在,完成综合类的电子商务项目,创建更具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工作室集群。

(三)是否可以营造专业导师团队,以企业的方式来管理运营

目前导师工作室的运转,由于受到正常教学和学生工作条线的影响,在时间上受到了限制,仍然不能按照企业工作时间来进行模拟经营管理,所以长远规划上,能否让工作室运营更专业化、企业化仍有待验证。

总之,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就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为企业提供实践型、应用型、职业型电子商务人才。构建导师工作室,引入真实项目,结合行业需求,制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个方案不仅可以实现“以项目实践促进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又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探讨专业工作室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可行性,从而总结出一套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是未来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葛建伟,周箭,刘聪聪.导师工作室制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7(8):236-237.

[2]王晴晴.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166-167.

[3]沈萍,黄伟,夏曼,等.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55-57.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