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倾听

2019-09-10卢兰娟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倾听教师学生

卢兰娟

摘要: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故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等待,延迟理答,给学生提供思维碰撞与摩擦的机会,为他们留下尽情挥洒的自由空间,让课堂真正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舞台。基于这点,笔者通过对数学课堂的现状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倾听”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有效做法。

关键词:教师;学生;倾听;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82-01

日本著名数学家米山国藏曾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应用范围有限……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钻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随地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段话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思。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多听多看是不可或缺的,除了调动学生自己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之外,如何培养师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1.听之有“道”

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我们都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不过,我们发现孩子大都“形式化”交流,小组合作“过马观花”就过去了。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呢?实践告诉我们:小组合作,应从有效的倾听开始。辅以倾听之“道”,让学生学会交流数学。例如:教学“428×4”,我请同学们思考,你能不能很快判断积是几位数?你是怎样想的?(小組内自由讨论)

师;老师观察了一下,同学们似乎还不会合作。咱们4个人坐在一起,有没有4个人都在说话?同时都在说,行吗?(老师捕捉学生小组交流状态进行有效指导)

生:不行,会听不清楚。

师:就合作不起来了,是不是?交流前咱们要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交流时要有人先说有人听,听的人要认真听,听了以后还要思考对方说的话回应说话的人,“我赞同你的说法”,或者“我觉得你这里应该怎样”等等,这才有意思,这才是有效的交流。现在知道怎样交流了吗?

(学生小组再一次有序地讨论,而且能够对学习伙伴作简单的回应和点评)

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大胆猜想的机会,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空间,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在交流中,教师要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中,听学生的想法,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路。在重要的关键地方教师可以适当辅以语言提示,如“他的想法,你同意吗?”“能把你的方法详细地说说吗?”;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形成互相倾听的意识,如“谁听懂了他的意思?”“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2.言而有“理”

数学因思想而深刻.优化思想,化繁化简,转化符号思想,统畴思想,建模思想,替换思想,函数排列思想方法贯穿课堂始终。正因为有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解读把握,课堂才凸显了它的深度而富有内涵,也因此更多了几分数学的味道。

师:比较这两种假设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不同的是一种是假设全都是鸡,一种是假设全都是兔。

生2:相同的是都把两种动物假设成同一种动物来解决,再看看相差的脚数再进行替换。

师:说得真好!无论哪种假设,都利用了同一规律——每换一只鸡或兔,总是差两只脚,我们就抓住了脚数的变化进行了调整,从而解决问题。

师:你认为我们在采用假设法时关键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小结:当我们假设全都是鸡时,根据比条件少了的脚数求出来的是兔的只数,假设所有的都是兔时,根据多出的脚的只数求出来的是鸡的只数。

大多数孩子在初次接触“鸡兔同笼”问题时,对“鸡兔同笼”问题还是比较陌生。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解答,或者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大多数学生不能真正参与这个尝试的过程,那么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义不大。因此,在学生进行自主探讨之前先引导学生进行列表分析,为学生铺垫、引领。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只充当一个听众,机智地诱导,引导学生较为完整,准确地说明“替换”的规律(数学方法)。进而让全球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解释,写会质疑。

3.听有所“得”

数学课堂对学生有多大的吸引力,直接响着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学习的长效。倾听教育,师生在课堂互动中智慧的共享和双向的观念创生。

例如:三年级《平均数》一课,一位学生意识到人数不等比总数不公平时说:“我觉得应该先算出每个人收集的个数,这样才能看出哪个组收集得多一些。”此时,教师抓住这个隐含重要的平均思想的表达给予积极反馈:“我听明白了你的意思”,并机智地把“球”传给其他学生——“谁理解了他的想法”,激发倾听者的思维参与,接着生生之间围绕对“平均数”的对话得以充分展开。

当教师不仅向言说的学生积极反馈言语和非言语的信息,而且真诚地体验言说者的认知和情感历程并对此做出反应时,双方才能走向情智的共生。当然,教师对言说者积极的反馈可以适时转化为倾听学生的积极反馈,从而使得生生之间的对话展开成为可能。

有效倾听是一种师生高境界的“对话”,也是课堂中“慢”的艺术。静静地听,是“润物细无声”的和熙;细细地听,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温暖。我将在我的数学课堂中细细品味倾听的智慧,与孩子们一起共长。

参考文献:

[1]汤卫红.教师的倾听智慧及其养成[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1(9).

[2]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7).

猜你喜欢

倾听教师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美育教师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