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纳西乐舞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中的传承和创新

2019-09-10谭丽君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传统

谭丽君

摘要:民间乐舞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音乐舞蹈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人新的成分。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三江并流的滇西北高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族文化荟萃,形成多元并存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西族乐舞;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传统;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16-01

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培养模式应当是对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注重对舞蹈教学能力培养的同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

1.纳西族乐舞的传统传承方式

纳西族乐舞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宗教祭祀仪式乐舞,即在宗教祭祀活动中举行的乐舞,起源于原始巫术,主要反映了纳西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其二是民俗节庆乐舞,即在节庆、婚丧习俗、生产生活中举行的乐舞,具有浓郁的民间民俗韵味和广泛的大众参与性。故纳西族乐舞传统文化传承方式主要也分为两种:其中师徒传承作为最古老的传承方式,在纳西族乐舞的传承过程中,其地位尤被人们所重视。师徒相承,薪火相传,这种通过模拟血缘连接关系的方式,使得传技者尽心竭力,言传身教,而受技者心领神会,掌握了师傅毕生的技艺与经验,从而使传统纳西族乐舞文化得以传承,这一特点又以东巴乐舞的传承最为明显。同时宗教、民俗、节庆一直是纳西族生活中重要的环节,纳西族民间乐舞广泛的大众参与性,使人们耳闻目濡、潜移默化、无师自通,而纳西族乐舞从古到今也是以此为载体才得以传承。纳西族乐舞与纳西族东巴教义、节日仪式合二为一,民众在乐舞欢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感受本民族的音乐与舞蹈,寓教于乐,使其乐舞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由此可见,无论是师徒传承还是宗教民俗节庆传承都对纳西族乐舞的流传与延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传承是民族文化得到延续的重要方式,如何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课题。然而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又是当下纳西族乐舞函待研究的新课题。由于纳西族乐舞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流传起来不够便捷,往往仅只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传播,有其局限性。究其原因是纳西族乐舞最初产生于宗教祭祀,其师徒传授、大众参与等传承方式使民间乐舞具有变迁性、即兴性、创新性等不确定性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纳西族乐舞也与时俱进发生着悄然的变化,纵观纳西族乐舞发展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纳西族乐舞都在传承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新的不同乐舞形式,而成为纳西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2.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现状

(1)中职学校舞蹈教师队伍单薄,教师功底不扎实由于国家对学前儿童的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专业发展迅速,社会对各门艺术教师需求量大,中职学校专业的舞蹈教师职位紧缺。有些中职学校从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中招聘毕业生担任中职学生的舞蹈教师,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学校学的课程比较多,虽然舞蹈课程也是他们的必修课,但始终没有舞蹈学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舞蹈和接受的专业训练多,导致教师的舞蹈功底不扎实,能教给学生的东西只是皮毛,并不能胜任舞蹈教学的需要。

(2)缺乏明确的舞蹈教学大纲,无规范教材。对众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来说,舞蹈是一门选修课。每个学校对于舞蹈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大纲也不同,对于这门课学习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就造成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无目标的结果。在舞蹈教学中,教材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适合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教材却是少之又少,只能在部分舞蹈专业教材中择优选用。这也是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3)课程设置欠合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学时设置为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对于这样的课程设置来说,学习理论的时间相对偏短,舞蹈课时安排少。这对于从未接触过舞蹈学习的学生来说,对舞蹈课程的基本了解还远远不够。甚至可以说当他们还没有了解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结构和要求时就已经走上岗位进行实习,这对于学前儿童的舞蹈启蒙是无益的。

(4)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学这门课之前大多数学生未接触舞蹈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最基本的柔韧性、软开度较差,手脚不协调,节奏感比较弱。从他们本身而言,由于自己对舞蹈学习缺少认识,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肢体,羞涩于表达情感,所以在学习中也抱有抗拒情绪。

(5)增加資金配备,健全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舞蹈教学的环境对设备的要求偏高,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保障舞蹈教学的基础。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可以增加资金投入,健全教学设施,如多媒体设备、把杆、地胶、镜子等。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教学的保证,还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3.纳西族乐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趋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音乐舞蹈文化和音乐舞蹈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特证,从而给纳西族乐舞带来了新鲜的养分,纳西族乐舞逐渐与现代音乐元素和现代表演方式相结合,而代表了新时尚的电子乐器、打击乐器、混声技术等现代声、光、电技术加速了这种结合的发展。故出现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表现纳西族民俗与乐舞的大型民族情舞蹈诗画《丽水金沙》剧目,该剧以舞蹈诗画的形式,展现了纳西族聚居地的奇山秀水和纳西民族文化气象以及亘古绝美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全方位地展现了纳西族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总之,西族乐舞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其乐舞文化艺术由于特殊地域与历史的原因,多元并存,兼容并蓄,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传统,成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深厚的文化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然而要让纳西族乐舞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焕发出时代的光辉,只有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使其在时代的潮流中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持续发展而取得更新更美的乐舞文化艺术硕果。

参考文献:

[1]张梅峰.纳西族音乐史.2017.

[2]王晓辉,浅谈纳西乐舞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中的传承和创新.2018.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传统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少年力斗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书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索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