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变学困生

2019-09-10黄海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教学探究教学策略

黄海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自然基础科学,其学科本身就具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十分严密的逻辑性和特别广泛的应用性。但是小学生随着自己年龄的提高,其对于世界以及各种知识的认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相当一部分的“学困生”,在小学阶段就成为学困生。这对于学生本人来说是十分悲哀的事情。所以本文就站在一名普通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结合各种实际教学案例,具体地谈一谈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策略;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26-01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一些在某一科或者全部科目上学习十分困难的学生,而这里的“学困生”之所以要打上引号,是因为在小学阶段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困生,因为小学阶段的知识足够简单,只要学生稍微用心学习,教师也不放弃学生,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学会。

1.对学生报以足够的尊重

只要是人类,无分年老年少,在学习某一项东西时,如果越是学不会、学不好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天然的厌烦感,这是一种人类天生的生理保护机制。这一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更加明显,因为小学生往往自制能力较差,而且抗挫折的能力也很弱,容易遇上一点困难就退缩,而且大多数学困生的自尊心都很脆弱,经受不住教师的“批评”,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这就使得学困生一般情况下内心十分敏感、脆弱,如果教师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学困生,那么学困生就会变得更加讨厌学习。所以教师只有对学困生抱着诚挚的爱,用平等的态度来让学困生感受到尊重,这样才能让学困生重新燃起学习的欲望。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投入到教学行动中,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尽量让自己用一种充满着信任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让教师和蔼可亲的笑脸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心中,不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恐惧的心理。同时教师也应当处处关注着学困生,适当地给予学困生一定的课堂表现机会,建立起师生之间的相互认同感,这种情感上的一致性,能够充分引起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学困生转化活动,必定会事半功倍。

2.因人而异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足,课堂上无法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如果学生能够把握课堂,那么学生完全没有可能成为学困生,但是如果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在课堂上三心二意,“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一切的学困生转化活动全都无济于事。所以教师必须能够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与学困生的个人性格、爱好,在教学方法上开创不拘一格的讲课方式,同时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运用举例说明和形象比喻的方式,提高讲课的生动性。当然,除了教学风格上的转变,教师还应当特别重视直观化的教学,尽量让自己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以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课为例,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剪纸亲自制作做一个三角形,然后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成一个平角,这样学生就会十分自然地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原来是180°。而且教师还应当善于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讲解数学知识,比如在讲解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以用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的手机游戏“吃鸡”来进行情景创设,在方便学生理解的同时,这种学生平时都在玩的手机游戏也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听课状态,集中注意力,这种教学方式也十分有利于学困生转化。

3.利用分层训练阶段式转化学困生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虽然十分简单,但是在学困生转化上,教师万万不可急于求成,而是应当采取分层教学法,让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教育,让学生在逐渐提高的过程中把握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因为良好的学习方法才是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重要“良药”。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业压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量重复、冗杂的训练是十分没有必要的,所以作业的题量一定要适中,最好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个人能力,分层次布置作业,而不是全部布置一样难度的“一刀切作业”。而且在作业题中也要由浅人深地引发学生思考、学习,设计更加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题目。数学题目有各种各样的变式和解法,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找到其中的规律,用规律指导学生完成练习进而提高质量,那学生在“低题量”的作业练习中也无法获得收获。所以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分层次、分解法、分类别的问题,在一类习题中尽量不要出现过多解法相同的题目,在一类解法的题中最好不要出现过多类别相同的题目,尽量让其中互有交叉,以此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和活跃度,特别是在学困生转化的后期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一题多解,锻炼学生思维的同时也能够给与学生适当的挑战,让学生在学习中梳理自信。总之,教师应当耐心引导学困生,不能冒进,要稳扎稳打、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4.结语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关键还在于帮助学生克服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这一点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日后学习中,如果学困生没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那么很容易就再次陷入学困生的困境之中。

参考文献:

[1]孙杏仿.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变学困生[J].中国校外教育,2019(6).

[2]王博.给学困生一个“糖丸”[J]].教育,2018(6).

[3]万为彪.谈小学数学中学困生如何转变[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6).

[4]屈树宝.如何帮助小学数学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J].數学大世界,2018(28).

猜你喜欢

学困生转化教学探究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探索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不抛弃,不放弃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