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教育
2019-09-10曹海金
曹海金
摘 要:新课改提出了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无论是农村地区还是城市地区,培养学生们的学科核心素养都是素质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英语学科作为培养学生能力基础的重要学科,在农村高中教育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否在农村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制约着学生们未来的能力发展,影响着农村教育的提高。本文将就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浅议如何在农村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不仅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而且为中国整个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教育也取得了飞速发展。透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最早谈及农村教育的是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梁漱溟,他认为中国在“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形态下,教育必须从乡村入手,要优先改变农村教育;农村的教育提高了,整个国家的教育也就全面提高了。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王蔷教授提出了构建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新理念。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对公民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是培养公民英语素质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需求,又要达到今后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而英语作为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中比较普遍的外语科目,它的教育成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较之于城市,农村地区高中学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基础较差,各个学科发展不平衡,在英语科目上与城市学校的学生差距尤为明显,相当部分的学生对英语这一学科缺乏学习热情。针对学生现状,我们唯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英语核心素养。以下从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我在农村高中学校支教的教学经历,探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落实措施。
一、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概念
核心素养(The Core Competencies)一词是国家在国际大背景下提出的。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而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对于这个概念,我的理解如下:
在平日的课堂中,教师不能只注重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是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注重培养英语语言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包括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二是要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不必时时依靠老师。例如,我在接手班级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自然拼读法去拼读单词,这跟小学生学习汉语时先要学好拼音一样。三是在文化品格培养方面,要让学生理解中外文化,认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应有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四是在课堂上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农村高中学生英语能力尚弱的现况下,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开放性太大的问题时,要做到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给予学生多一些启发性的提示,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农村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上级部门检查教师教学绩效的参考标准侧重于学生的笔试成绩,所以很多教师仍然保持着以英语笔试成绩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思想,缺乏对学生进行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由于条件有限,农村高中的英语教师很少有机会全员接受新课改的面授培训,很多时候都是“道听途说”多一些,教师对于新课改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理解有差异,甚至说是模糊的,这就导致在英语课堂上难以将核心素养教育渗透到位。
学生方面的问题。由于农村学校地理位置、教学资源与城市的学校相比差距巨大,农村高中学生的基础大部分落后于城市学校的学生,很多学生的学科成绩不平衡,英语学科的能力发展尤其落后。以我任教过的班级为例,高中阶段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中,英语科全班成绩平均分仅有48分(全卷总分150分)。平时课堂表现更是差强人意,几乎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连基本的英语语音拼读能力都没有;英语的基本学习习惯也需要反复强调,例如要开口跟读、要观察和思考例句、要动笔记笔记,等等。
三、农村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落实措施
1. 教师对新理念的学习要认真细致
教师要主动学习,争取参加面授培训或网上远程培训,多与同行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现代科技发达,只要有心和主动学习,新理念的培训学习是随手可得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新理念的学习和理解到位了,落实起来自然轻松多了。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英语知识综合能力是逐渐提升的,对部分学生来说,学习也许是漫长和枯燥的,不要因为学生长期没进步就放弃。这就好比家长带小孩去看病打针时一样,要么欺骗孩子打针一点儿都不痛,要么抓住孩子强行扎针。我在课堂上会先和学生分享自己学好英语的漫长过程,我也出身于农村,在农村学校就读,但学习英语的过程有时是枯燥的,尤其是学习语音拼读时,练习语音发音会练到舌头麻木和喉咙发炎。讲这些事情是想让学生有吃苦的心理准备,而不是期望轻松有趣而不得时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2.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积累应用经验
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为学生营造英语的实践氛围。为引导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之中收获英语知识应用能力,教师有必要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以帮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积累应用英语知识的经验,从而促进其语言交流能力的提高。
3. 注重情感教育,消除心理障碍
农村高中的学生大部分基础都落后于城市学校的学生,英语这一学科尤为突出,学习的心理障碍比较严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敢开口读英语;二是觉得自己每个问题都不懂;三是在心理上认输,认为自己已经落后太多,不可能追上。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课堂上会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4. 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离不开词典、杂志等工具书、参考书的使用,可以说,词典是英语学习者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这些工具书、参考书所包含的知识容量是教师知识容量的几十倍、几百倍。学生学会使用这些书籍后,就不用时时处处都依靠老师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教师也会在学科教学中实现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目的。
教育这个领域所经历的改变是改革开放的缩影,而中国教育要改变,首先要改变农村基础教育。高中英语教育新理念的落实还有赖于我们广大的农村高中教师的努力,唯有根据农村高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的延伸,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营造很好的学习和实践氛围,才能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实现新时代的高中英语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