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家风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融合

2019-09-10李丹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家风建设思想政治教学高中教育

李丹

摘 要:中学政治教育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传统文化教育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中华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实践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程中开设《文化生活》,这与弘扬中华家风文化形成了完美的结合。通过将二者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加强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教学,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二者的结合能够丰富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推进高中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家风建设 思想政治教学 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 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017-01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习总书记如是说。家庭是组成大的社会关系的小单元,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家庭和睦、稳定,整个社会才能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家庭对于个人成长以及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重视家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高中阶段,学生不仅面临着高考的检验,同时也是走向成人的重要节点,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思政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优良的家风与高中思政教学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学生向成人身份的转换,打造新时期社会主义优质青年。

1.中华家风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必要性

(1)突出家风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课堂作为高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场所,校园生活占据了其基本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为了更好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将优良家风与高中思政教学结合,学生有机会在校园中真正接触到家风文化知识,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文化自信

青少年是民族发展的未来,只有青少年完成高素质的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够有光辉的未来。将家风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积极投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真正拥有了将所学内容与实践结合的机会,能够帮助自身吸取中华家风文化的精髓,提高对于家风文化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

(3)优良家风与高中思政教学课堂结合是传统文化进课堂的主要形式

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思想政治课程分为四个大的部分,其中第三部分为《文化生活》。家风的形成是需要依靠世代家庭成员的坚持所累积形成的,具备一定的文化厚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优良的家风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融合,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者融合的过程是优良家风的进一步发扬,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效果提升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华家风文化与高中思想课的融合

(1)深度挖掘优秀家风,提高与教学课堂的融合度

家风是我国的重要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重视教学内容与优良家风的结合,将二者形成统一体,由此才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如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的《文化生活》中有两项课题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与优良家风实现有效的结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邀请班内学生谈一谈家风对其成长和发展产生的影响,重点在于形成了他何种的形式特点;同时家风作为一种依靠世代传承的文化,能够有效的展示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挥,邀请学生了解自己家族的发展过程,分享自己和父辈、祖父辈所接受的不同的教育,通过三代人之间的对比,能够直观地展示出优秀家风在家族中的传承以及与时代的结合,家风内容的更新就为枯燥的课堂理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案例说明。

(2)重视家校结合,提高家风教育效率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行为习惯,高中思政教育课堂则是教师在学校“傳道、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将优良家风与高中思政教学融合必须重视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习总书记强调“家风一个家族的精神内核”,而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家校结合能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教育的实践意义。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以及帮扶活动,让学生走访班级内部不同的家庭,深入地了解不同家庭的行为风格,了解不同家庭的家风,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

(3)应用互联网科技,创造家风教育新形式

随着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学生发表自身看法的主要阵地,优良家风与教学结合,更多地是要从实践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水平。通过建设移动互联网平台,向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展示自身家风的场所,能够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身的看法。同时教师可以打造互联网教育平台,在网络中,借助视频等形式到网络课堂,向学生提供做人做事的思想指导,也能够更加了解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提供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人生三观建设,成为一个优秀的成年人。

参考文献

[1]史爱华.家风教育对思政教育的价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12):51-52

[2]刘春梅.浅谈家风家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实现路径[J].神州,2017(15):151

猜你喜欢

家风建设思想政治教学高中教育
论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与党内政治生态净化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社交网络平台在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陈云的家风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探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