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19-09-10付修战
付修战
摘要:留白策略是初中数学教师秉承着新课标改革中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所提出来的教学策略,它的出现彰显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回归,教师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留白策略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进而使之不能最大限地发挥作用。本文笔者基于此,对留白策略在教学中运用的合理时机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从三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留白策略;数学教学;初中
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教师的教学质量备受关注。而在初中数学教师传统的面面俱到的讲授方式中,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吸收者,他们因此无法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此时留白策略出现了,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学习留出思考的空间,进而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留白于课堂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琴师在演奏之前要进行上弦,歌唱家在演唱之前要进行定调。同样的道理,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也要进行课堂导入。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将学生即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力地敲击在他们的心灵上。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来进行留白,进而让学生在填白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这一节教学内容的课堂导入中,笔者就结合他们所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为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1、请说出轴对称的定义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结合轴对称的定义来猜测中心对称的定义,结合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来猜测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笔者采取了竞争的形式,会对猜测正确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好胜心强的学生就会根据问题产生思考并积极发言,他们也因此处于学习知识的最好状态。接下来笔者就对学生说:“想知道你们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吗?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本知识中”由此将学生顺利地从课间的娱乐状态过渡到学习的状态,他们也因此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充满兴趣。
二、留白于知识讲解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通过语言表达的形式来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学生和盘托出,学生在整个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完全没有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浅薄片面的,他们也因此无法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此时教师就可以采取留白的策略,进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经过思考所得到的知识对他们来讲总是印象深刻的,他们也因此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并没有直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定进行自主探究。笔者会留给每一个小组8分钟的探究时间,小组学生则需要将自己探究出的直角三角形判定条件都总结出来。接下来笔者就让各小组的学生两两进行对决,学生会通过抽签决定谁是攻方,谁是守方。攻方小组学生询问“你认为满足xx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守方小组学生则快速回答是或者不是,他们会有3秒钟的反应时间,回答正确则胜利,回答错误则失败。当轮到下一轮对决的时候,小组学生不能再询问重复的问题,否则按失败处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对该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
三、留白于课后作业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有限的课堂时间并不足以让学生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他们要想将之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并对其进行运用,还需要通过课下不断地巩固和练习。但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为不同学生所学到知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留白策略在此时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了,教师通过布置必做和选做两种类型的作业,进而留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和余地,使他们都能够在数学的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例如:在进行《图形与坐标》这一章内容的课堂教学之后,笔者除了为学生准备了基础、提高和发展三种类型的题型,基础最差的学生只需要全力解决基础题型,基础中等的学生还需要囊括提高题型、基础最好的学生则需要全部完成,并将重点放在发展题型上。除此之外,笔者还布置了一篇关于坐标轴的数学小论文作为选做作业,学生需要结合课本中出现的《笛卡儿与坐标系》这篇文章以及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写作。这样一来,感兴趣的学生就会对相关知识有着更深刻的认知,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能够保证自己基础知识的牢固。
总而言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传统“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复存在,教师也应该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并对留白策略进行深入地研究,把握其运用的时机和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的作用,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学生也能够因此为未来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奠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小丽.留白——促進学生思维发展的利刃[J].数学教学通讯,2017(11):67-68.
[2]王峰.一道数学题讲解的“留白”策略[J].中学数学月刊,2016(0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