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模式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探索

2019-09-10李勤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7期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李勤

摘 要:本文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PBL),以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为例,探索PBL模式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构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学术英语教学改革

一、引言

2019年中国研究生在读人数超过270万,2020年这一人数将达到290万。2010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颁布了《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指出:到2020年,要实现研究生教育以学术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并重的格局。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7年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根据特定学科背景和职业领域任职资格要求,分类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教材编写、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我国当前研究生英语教学突出问题是:研究生英语教学没能和所学的专业相结合,英语教学只埋头语言基础,不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生不会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具有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为改变这一困境,近年来,各高校先后进行将研究生普通用途英语(EGP)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学术英语(EAP)课程体系的改革。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的预期效果就是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英语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获取专业信息,从而满足国家发展赋予的使命和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

二、 项目式教学模式

(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 PBL)即通过 “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项目的进行了解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换位,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 PBL模式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3.1深入调查分析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英语需求

召开英语教师、专业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代表参加的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和threats)会议以及通过半开放式访谈等,设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英语语言技巧和非语言技巧需求的问卷调查表,全方位深入了解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

3.2 设计驱动任务

实验学生情况:模式实践为重庆工商大学2018 级研究生学术英语翻译班,学生33 名,来自于企业管理、新闻学、传播学、环境科学、人口学、法学等 8 个专业方向。任务设计:根据学生专业分布,分成8个学习组,每组设定一个负责人。教师主导任务产出主要形式和步骤,并与负责人分别讨论任务产出的具体内容,以专业为依托组织材料,材料来源为学校图书馆电子数据库中的资源。 从学科方向综述类文献开始,到具体学科前沿性译本选择,再到具体技术支撑,教师对任务设置把握宏观方向,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定位。

3.3 设计輸入环节

输入环节学生自主进行,但教学实践表明,这个过程是后期输出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经过学术文献阅读后,有与同行交流的强烈需求,本模式实践中安排了学习讨论环节。教师与小组负责人确定讨论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材料翻译过程中的困难,交流经验,促进有效输入。讨论后继续自主学习,扩大阅读相关学术领域文献,深入理解原文本,进行自主翻译。 然后学生通过组内讨论与反馈对译本进行反复修改,形成译文终稿,根据自身的翻译实践形成翻译报告。

3.4 创新评估体系

采用形成性评估、混合型(教师评估、自我评估和同学评估)及量规式评估体系,使学生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以评促学:一是形成性评估,以课程考核方式替代期末考试,学生需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提交开题报告、初稿、二稿、终稿和开题报告等,学生一直在任务的驱动下参与其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二是混合型评估模式,教师评估、自我评估和同学评估各占三分之一,其中同学评估同组和其它组各有一名学生,这样就避免了教师单方面批判,建构了多元的评估模式;三是量规式评估,评分量规是由教师或评价者开发的一种描述性评分量表,Heidi Goodrich(1996)将它定义为一项工作列出标准的评分工具,包含评价作品的标准或所需的期望,详细地为各等级(从优到差)质量描述出其标准。它事先详细地规定了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标准,目的是分析学生学习结果,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作品。教师主导制定评分量规,根据学生反馈修改和调整。

四、 结语

本研究探索PBL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运用需求分析理论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充分了解他们对学术英语的需求按照产出导向的原则,基于对学术英语翻译实验学生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扩大,探讨中国语境下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研究生需求的学术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探索一条非英语专业学研究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学术英语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可行性途径。

参考文献

[1] Becker, Gulbahar H.& Paul Chamness Miller. Project-Based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2006.

[2] Goodrich, Heidi. Understanding Rubrics[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6.

[3] Jordan, 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4]严明. 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PBL教学模式
浅议学习共同体在PBL教学模式中的作用
PBL教学模式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 PBL模式的国际金融英汉双语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PBL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免疫学检验教学中PBL模式的运用实践微探
临床微生物检测仪器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