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的研究

2019-09-10王勤

健康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临床诊治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

王勤

摘要:目的:针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50例每组。A组中西医结合治疗,B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止血情况及患者住院天数。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6%)、不良反应发生率(6%)、止血时间(28.61±5.20小时)、住院天数(4.20±1.01天)均优于B组(P<0.05)。结论:与西医疗法相比,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更加安全有效。

关键词: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

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时,出血速度非常快而且出血量多,发病期间病情十分危险,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从临床的医学研究中可以看出,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是由于患者消化性胃溃疡、胃癌或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情况造成。随着放射性核素、腹部扫描、内镜诊断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可以在医院消化科得到明确的诊断。医务人员也就可以根据诊断结果使用针对性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治疗。现根据本院消化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的实际状况,对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病例选取时间是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本次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采取随机分组法将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A组和B组。

A组(n=50)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6:19;年龄范围(23—68)岁,平均年龄(45.32±10.89)岁;消化性溃疡18例,出血性胃炎13例,复合性溃疡12例,胃癌性上消化道出血7例。

B组(n=50)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9:21;年龄范围(23—70)岁,平均年龄(46.28±9.65)岁;消化性溃疡19例,出血性胃炎12例,复合性溃疡12例,胃癌性上消化道出血7例。

A组和B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

1.2方法

A组中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方案:西咪替丁片口服,0.4g/次,3次/天,酚磺乙胺(0.55g/次,3次/天)、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100mg/次,2次/天)静脉滴注,疗程为一周。中医治疗方案:给予止血散药方服用,包括4g三七、5g白及以及5g五倍子,一天一剂,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一周。B组西医治疗。治疗方案同A组。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血压、黑便等症状改善情况,以此作为疗效的判定标准。

(2)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

1.3.2疗效判定标准

血压恢复正常,黑便等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显效標准。血压逐渐恢复正常,症状改善明显,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有效标准。各体征和症状经治疗后均未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无效标准。计算A组和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将止血时间、住院天数[用()表示,t检验]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B组,P值小于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

A组出现冷汗1例,发热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0)。B组发生3例四肢乏力,3例头晕,3例冷汗以及2例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11/50)。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相比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

2.3两组止血和住院情况

A组患者止血时间为(28.61±5.20)小时,住院天数为(4.20±1.01)天。B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35.10±6.34)小时、(7.15±2.31)天。

两组止血时间、住院天数对比差别显著,P值小于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出血常见类型,是指食管部位、十二指肠、胃等部位出血的现象,病变是引起这些部位出血的关键因素,这是从病理学角度分析而得出的结果,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是常见病变,在这些病变下,会引发食管静脉出现曲张破裂,从而引发出血的情况。而同时,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促使胃粘膜保护机制逐渐遭到破坏,最终保护机制消失,从而导致出血,这也是此次研究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关键原因。一般来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除了表现出便血、呕血、腹胀腹痛等常规症状外,还会表现出四肢冰冷、乏力、昏厥等症状,甚至引发生命危险,还有黑便也是最为显著的症状表现,由此可见上消化到出血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多样,需要在诊治过程中密切对病症进行监测,必要时借助相关器械辅助诊断,详细询问病史,以在控制病情发展的同时,创造积极的治疗条件。

本文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与西医治疗方法对比,结果部分显示,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B组的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低于B组的22%,患者止血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28.61±5.20)小时、(4.20±1.01)天,均短于B组,P值小于0.05。

由此可知,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可早日止血,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钱润麟。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1):1650-1651.

[2]邓欣。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要点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8):61-62.

[3]其米卓嘎。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9):89.

[4]翟兆锋。研究分析消化内科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5):813+815.

猜你喜欢

临床诊治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绝经期女性宫腔积脓60例临床诊治分析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