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9-10赵慧如

天津教育·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赵慧如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重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人文意识发展的有效途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应当强化阅读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多元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核心素养问题进行了探究,从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以及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閱读教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及环节,需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素质,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在阅读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阅读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对阅读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师需要重视自身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优化和调整,以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忽视阅读行为本身

伴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动,小学语文学科教育领域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虽然积极对学生开展阅读教育,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并没有准确把握阅读教育本质,而是将阅读教育演变成阅读习题训练,按照阅读习题的完成情况衡量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此种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为做题而进行阅读的思想,因而在阅读过程中采用捕捉关键词、囫囵吞枣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深入开展阅读学习活动,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阅读教育目的,甚至对学生的阅读行为习惯培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还有部分教师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学习活动,但是未发挥自身对学生的督促作用,要求学生将每天的阅读内容或者进度发送到微信公众平台中,导致很多学生为了“微信打卡”而进行阅读学习,而如果没有微信监督,学生依然无法进行持续的课外阅读。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体现出教师的阅读教育理念,忽视学生的阅读行为本身,将阅读教育过于功利,严重影响阅读教育质量。

(二)忽视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培养

由于小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导致其在阅读学习能力、个人阅读兴趣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只有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兴趣关注点开展阅读教育才能够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但由于教学课时、教学大纲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普遍开展普适性阅读教育,忽视学生在阅读兴趣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导致很多学生认为阅读教学枯燥无趣,严重限制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主观能动意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三)阅读教学难以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新课程标准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布设阶段性教学任务,为迎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能够体现出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指导,以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阅读的实际教学却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教师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示范性朗读,学生通过教师的阅读示范了解阅读内容中存在的生字、生词,进而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此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流程难以突出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同时也难以实现新课标对各学段的教学要求。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情感沟通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发展

小学生的语言思维是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教学活动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思维的引导作用,以促进学生语言建构能力的不断提高,并能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科有众多的古诗文阅读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文的韵律特点,还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的语言应用方式,从诗人的话语方式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以实现古今语言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如进行《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教学时,作者应用简单的词句描绘了友人送别的场景和氛围,并在言辞间渗透作者真挚的惜别之情,教师逐词逐句地翻译未必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需要将学生带入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和氛围中,让学生感同身受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在学生整体把握本诗词的整体感情基调之后,进而再逐词逐句地进行讲解,进一步深化理解诗人的字、词的特点,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素养发展。

(二)通过思维引导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品质素养发展

为体现基础教育的教学目的,需要教师强化阅读教学行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思维品质可能具备多重特点,而优秀的思维品质则需要教师能够将阅读教学内容中的复杂信息提炼出来,契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学生从初级思维逐渐发展较高水平的逻辑思维,以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如进行《搭石》一课教学时,文章在后半段内容中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创作思想相对直观地表现出来,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不难理解阅读文本内容,但是对于文本内容中体现的“助人为乐”精神却不一定能够有深入体会,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搭石的应用情境,让学生理解“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下,人们为什么需要搭石形成特殊的路?”“为什么人们会约定俗成的形成过搭石的规则?”“人们为什么甘愿遵守这些无形的约定?”等问题,在相应问题及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学生会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从而解读出文章蕴含的创作思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于学生品质的引导作用。

(三)有效应用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发展

语文课程教学是汉语语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承担对文化的传承责任,同时需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效应用阅读教学内容,敏锐捕捉到阅读内容中存在的文化教育价值,提升教学资源的应用效能。如进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向学生展示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学生通过微课资源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宫廷文化等内容,在文化内涵解读中树立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坚定学生对中华文明传承的信念,以实现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发展的教育目的。

(四)发展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发展

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是发展和提高其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的阅读教学,需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够以兴趣为基础促进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发展。对于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自主阅读学习活动给予鼓励,积极与学生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交流,从而考查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鉴赏能力,体会作者进行文本创作所体现的文字美、结构美,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内容进行仿写训练、续写训练,以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以学生阅读兴趣为基础的学习任务,更容易有高涨的热情开展持续性阅读,通过学生阅读的“量变”,促进其审美鉴赏与创作素养的发展。

三、结语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动需要将培养和发展其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当前的阅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沟通、思维引导、有效应用教学内容、发展学生阅读兴趣等途径,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梅,杨叶.核心素养视阈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11).

[2]张丽丽.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

[3]庄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20).

[4]井枫屏.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7(33).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