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新视角
2019-09-10刘文婧
刘文婧
【摘要】 公共空间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空间,高中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历史、外来及教育缺失等原因,高中生普遍缺乏公共空间意识,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公共空间意识是新时代中小学德育的新要求、新内容。为促进高中生公共空间意识的养成,应在自由、平等意识觉醒的基础上,通过公共空间生活实践,在做中学,厘清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善公共空间的行为规范,并注意新兴网络公共空间意识的养成。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德育 公共空间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7-006-01
公共空间包括日常生活的公共领域,如广场、电影院,也叫消极公共空间,在其中人们只须被动的遵守约定俗成的公共规范;还包括公共舆论和意见空间,如报纸、论坛,也叫积极公共空间,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公共空间意识主要指个体对于自己在公共空间中的地位、应享权利和应履行义务的自觉意识,包括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线意识、公共规范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公约意识。
一、高中生面对的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意识缺乏的表现
高中生面对的公共空间包括学习空间,如教室、图书馆;生活空间,如宿舍和食堂;活动空间,如操场、学生社团以及不容忽视网络空间,如微信群、网络论坛等。
缺乏公共空间意识的表现如穿着拖鞋进入课室,公共场所乱扔垃圾、旁若无人的大声喧哗,在宿舍就寝时间用手机外放听歌,大声讲电话、在食堂用餐时插队、食物垃圾随意丢弃在餐桌上、在篮球场因占场发生冲突以及在微博、论坛中出现的“沉默的大多数”、“吃瓜群众”及网络暴力等。
二、高中生公共空间意识缺乏的可能原因
第一、历史原因。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生活闭塞,活动范围狭小,缺少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也就难以形成公共空间意识。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道德以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的尊卑贵贱秩序为基本内容,缺乏民主、平等的意识;而农民阶级的道德存在小生产者的狭隘性、自私等落后的一面,公共空间意识缺乏历史文化根基。
第二、外来原因。近现代,新文化运动带来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对外交流交往不断扩展,互联网的通达等使得西方文化快速大量涌入中国。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独立及自由,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和促进个性发展。高中生缺乏对西方个人主义思想辩证全面深刻的认识,而将其狭隘、片面、歪曲理解为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只重个人,忽略他人及社会,造成公共空间意识缺乏。
第三、相关教育缺失。学生的教育来源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教育几个方面。
家庭教育方面。高中生的父母一辈普遍学历较低且自身缺乏公共空间意识和实践,无法从自身经验出发教育学生。另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家庭养育子女的数量大幅下降,甚至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父母及祖辈的宠爱,宠出了很多“小皇帝”、“小公主”,整日“我要”、“我想”挂在嘴边。
学校教育方面。过去学校以升学为目标,以成绩为准绳,智育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其他诸育被严重忽略,且课程设置不合理,德育方面尽管有开设思想品德课,但效果不佳,而公民意识培养的相关课程更是几乎没有。
社会生活领域。国人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公共空间意识,例如我们常看到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游客在景区随意涂画,乘客在地铁、公交车上吃气味浓烈的食品,大爷大妈在宜家的床品区脱鞋睡觉,在国外的高档餐厅中大声喧哗,甚至猜拳等,这些都为青少年做出了不良榜样。尽管近些年来不断加强宣传倡导,但收效甚微。
第四、实践匮乏。学生在严重的课业压力和家长无微不至的保护下,较少参与公共活动,或者身处公共空间而不自知,或者仅是被动消极的参与,甘当“沉默的大多数”。
三、高中阶段养成公共空间意识的实践途径
第一、在做中学。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生活即学习”。通过公共生活能够有效地培育个体的公共空间意识及其品质。学校应创设开展有利于展示个性,有利于他人权利维护,有利于增进公共福祉的多样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科技馆义务讲解、社区公益实践活动等。
第二、形成公共空间意识需要以自由、平等、民主、权利、义务、和谐等意识为基础。高中学校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各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如政治、历史、语文的学科资源,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及公共智慧。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影响时间最长(寄宿制高中学生每天有十几个小时),影响效果最大。第三、厘清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限,并注意其范围的相对性。同学们常常身处“公共空间”而不自知,或错误地把公共空间等同于权威空间或无主空间,从而消极被动服从、将公共空间私人化(如穿着睡衣拖鞋进入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大声喧哗),或将私人空间公共化(如将他人个人私事曝光在网络公共空间下,并引发大量转发评论)。
第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善公共空间的行为规范。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协商达成共识、形成规范,并以其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為。
第五、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在积极主动的进入公共空间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要以平等的姿态,了解并尊重他人对各自利益的追求和维护,“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五、注意网络公共空间意识的养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公共空间,现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方面。互联网上的活动有信息获取(如搜索新闻);休闲娱乐(如网络游戏、视频);商业活动(如网购、网上订票);还有不容忽视的利用博客、微博、公众号、论坛发展意见、交流沟通的网络社交活动。网络公共空间需要其成员自动、自觉、自律、自组织地形成有序、共享、共治的空间环境。
[ 参 考 文 献 ]
[1]严从根.私德外推: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错误路径——基于H市的调研[J].中国德育,2017(2).
[2]刘铁芳.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金兼斌:发挥网络公共空间宝贵的“自组织”潜力[J].华人世界,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