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暖心,静待花开
2019-09-10薛少颜
薛少颜
【摘要】 待进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一个教师不容忽视的群体。待进生分为智力型待进生和非智力型待进生两大类。要想成功转化非智力型待进生,我们必须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特点,因材施教。
【关键词】 待进生 心理特点 转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7-198-0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受到尊重,渴望被信任,待进生也不例外。待进生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特点:一是待进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他们的希望落空,长期累积逐步形成自卑感;二是有些待进生特别想得到别人的信任,但同时他们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再加上人们对其有“定势”的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逆反与对抗情绪;三是待进生存在着要求上进与自制力差的矛盾。作为班主任,了解待进生的心理特点,并且对其心理进行准确把握,是转化待进生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活用赏识,消除自卑心理
待进生的自卑心理不仅使他们背上了精神包袱,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要帮助待进生克服自卑心理,首先要充分掌握待进生的具体情况如:哪些地方不够好,属于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等;其次就是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和艺术,对症下药,促其转化。
记得我刚接触的小文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平时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当我还未来得及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时,问题出现了:小文同学一连两天没来学校上课,并且已經把所有的书本和作业本撕毁了。听到这种情况,我决定到小文家一趟。当我见到小文时,只见他比先前憔悴多了,通过与他的谈话,我了解到小文不愿意回学校的原因:(1)平时学习成绩较差,基本作业他也未能及时完成,所以怕回学校见老师。(2)父母长期开船运货,平时他只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前几天有事外出了。由于小文平时较少与父母接触、沟通,他们之间的话题甚少,又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欠妥,小文觉得非常苦闷,于是发起脾气把所有的书和本子撕毁了。于是,我针对小文的情况,连忙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把思想工作做到小文的心坎上,终于他答应第二天回学校读书了。此后,我开始想方设法帮助他,如今,看到小文偶尔露出的笑脸,我才慢慢舒了口气。从中让我感悟出对该类待进生开展赏识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引导赏识自我。方法一:以勤补拙法。教师可以帮助该类学生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然后消除其思想压力,鼓励其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不足。方法二:扬长避短法。教师要鼓励该类学生积极去展示他们的长处,如学习方面较差,可先不谈学习,学生有哪些兴趣活动,可以多鼓励学生去参加,由此激发其自信心。方法三:为自己加油。教师要注意引导该类学生调整心态,知足常乐,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遇事相信“我能行”这句话。
(二)教给赏识技巧。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当看到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遇事畏手畏脚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用言语和行为激励自己,以增强自信心。
二、积极疏导,提高自制能力
一部分待进生存在着较强的上进心,但同时其自制力又较差,如此矛盾的心理所带来的后果就会让他们在其他方面寻求满足,从而出现了一些偏差的想法和行为。去年,我就遇上这么一个学生,一天,正在进行大清洁,我班的小庆同学为首的几个同学把垃圾倒到别班的清洁区。因为今天清洁前,我公布了一份“以小组为单位的大清洁评比方案”,其中“清洁所用的时间”也属于评比的内容。小庆为了节省时间,想到了这个办法。事情弄清楚后,我要求他们几个赶快把那堆垃圾清理干净,这时,小庆一脸不高兴对着其他同学说:“你们几个,快点把垃圾清理。”但他自己却坐在草坪上不动,我再说什么,他也装着听不到,有其他学生从他身边走过,他还破口大骂别人。我看到这种情形,我知道他的毛病又犯了:一心想得到老师的表扬,结果事与愿违,于是就控制不了自己,发别人的脾气。
费了一番周折,我对像小庆那类型的待进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他们心理方面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好表现,很想获得成功。(2)自控能力差,易受外界因素影响。(3)受挫能力弱,一旦遇到逆境,容易自暴自弃。针对该类型待进生的上述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尝试采取以下疏导方法。
(一)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由于他们的受挫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甚至不惜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优点,对其有益的兴趣和言行应及时的表扬、鼓励。批评也应该采取温婉的批评,做到不伤其自尊,留有余地,给予改过的机会。
(二)满足其正当的心理需求。该类型待进生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很想获得成功这一个心理需求,平时多开展一些班队活动,多举行一些主题班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发挥他们各种能力,并趁机渗透一些思想教育,促其转化。
(三)注重暗示效应。由于该类学生自控能力差,自尊心强,教师如果不注意教育的方法,屡犯屡教,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厌恶感。因此我们可以适当采取“暗示”这种教育手段,目的是让教育在无声中收到预期的效果。暗示可以用抽象的诱导语或是手势、眼神等方式。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待进生只不过是一些等待进步的学生,我们要用平常的眼光去看待”。教师只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正视待进生这一客观存在,善于观察分析其心理特点,把握其心理矛盾,满足其心理需求,按照科学的育人规律,待进生的转化一定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