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中工匠精神的培育
2019-09-10耿云霄
摘 要: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革路程中,高职院校培养有技术、有理想、有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重视工匠精神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当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探讨“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切入点和工匠精神起到的效用,并从课程体系建设、职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职业素养量化评价机制等方面阐述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07-0090-05
一、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
1.社会文化的悖论致使工匠精神断层
2019年7月,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发布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最新调查报告。根据对天津市12所高校(含高职)的738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开展就业意向专项调研。调查结果显示,IT、科研、教育、金融等行业热度不减。对于传统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占比仅为5.0%和2.1%。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提出分“三步走”的策略逐步使国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的宏伟目标;另一方面当下社会中依然存在偏执的文化理念,如职业不平等、实用主义取向和不良的职业道德生态等。“士”尊贵、“工”卑贱的职业等级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较大的影响力,严重影响着当代学生的择业观。在“重眼前,轻长远”的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急功近利、追求利润价值最大化的工作思维阻碍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工作态度的形成,“不敬业,不进取”的职业道德生态,使得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断层。
2.外部环境变迁致使工匠精神衰微
农耕文明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背景下的“自给自足”观念影响深远。低频率的物品交互流通,降低了人民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要求。建国初期,短缺的生产力和紧张的物资储备,客观上限制了人民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即可。计划经济促使部分行业出现垄断型企业,缺乏竞争导致国有企业产品更新速度变缓,对工匠精神的激励机制也日渐废弛。进入改革开放初期阶段,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成为主流,大量模仿型批量化生产企业以低成本优势击垮了精细化制作的手工作坊,让绝大多数手工技艺退出了历史舞台。[1]李宏伟、别应龙认为,工匠技艺的消失是近代工业兴起之后对传统工业伦理冲击的结果,工匠及其工匠精神逐渐走向衰落。[2]
3.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缺失使工匠精神的培育受阻
王颖娜、申承林的研究认为,职业院校培育现代工匠所应具备的职业人格包含公共职业人格和专业定向职业人格两个层面。敬业精神是基础,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核心,创新精神是关键。[3]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校的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素养,缺乏有效的途径来塑造学生的职业人格,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理想、学习无激情。高职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容易以工资高低、环境好坏为标准,缺乏奉献、敬业精神以及忠诚意识,整体就业能力不强。
人格的概念最先出现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经过先天和后天的相互作用,在思想、情感及行为方面形成的特有统合模式,人格中的核心部分性格更多与后天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有关。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在不同行业协会中,从业人员会根据职业发展需求自发形成凝聚在从业人员身上共有的人格特质。在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中,社会分工的产生在本质上是技术或工业在社会生产中作用的结果,这也必然导致了人的异化。社会分工促使工人只专注于某一个环节,逐渐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缺乏对产品和技术的整体意识,导致个体人性上的不完善。[4]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关键切入点
1.制定规范的职业标准,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有具体内容、可操作性强、有行业认可的标准体系,更能得到高职学生的理解,对其形成稳定的职业认知有促进意义。依托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核,进行新时期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指定标准化、规范化的人才培训体系,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创新。高职学生通过课堂专业知识学习、实训技能操作、校园文化体验、企业顶岗实习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对从事职业形成一个初步的形象和评估,建立归属感帮助学生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工匠品质,为人才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的职业创新精神
职业能力是职业素养的主要显性素养,包括岗位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证明积极意义形式的强化,会促使某类行为重复出现的几率。高职院校需要继续加大对实训实操方面教学力量的投入,在校内搭建模拟实践平台,锻炼学生形成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以适应岗位需求。同时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合理利用企业优质资源,加强对企业师傅的管理和挖掘,打造一批业务娴熟、技艺精湛,具有敢于破旧立新、别出心裁精神品质的企业师傅队伍。让学生在校内和企业中能潜移默化的受到求新求变氛围的影响,深层次理解工匠精神,并内化于心,积极追求有创造性的活动,不断超越自我,在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上深耕细作,实现提升职业理想的人步伐。
三、工匠精神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效用分析
1.有利于培育高職院校学生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在职业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是人们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较低的成就动机会降低高职学生对同一职业投入的持久度和专注力,内驱力不足会导致高职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功利性、实用化的职业价值取向阻碍学生正确定位自身的职业兴趣。
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内化于心,进而在道德精神层面产生影响。工匠精神通过职业理想深层次导入学生的认知层面。合理、正向的职业理想起到激励和唤醒的作用,能让人由内而外的提高对职业的热情,激发个人不断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
2.有利于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所从事职业在主观意识中呈现出来的形象,对个人的观念、行为、情绪产生有倾向性的影响,是一种偏感性化的表达方式,易受心境、身体状态、管理手段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态度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现,个体对从职业的认可度和理想化度越高,其职业行为倾向的稳定性越强,是直接体现出个体对从事职业的兴趣度的评价手段。
“工匠精神”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精准操作、对细节把控的精益求精要求,对工艺技术的别具匠心正是职业态度的要求。肯定、积极的职业态度,能提供持久的内驱力促进个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神力去提高职业活动的忍耐力和工作效率。只有秉承“工匠精神”理念,端正职业态度,才能提升职业认同感,方能赢得用人单位青睐;在职业技能传授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形成敬业、乐业、专注的精神态度,最终提升职业素养。[5]
3.有利于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出一定的职业特征、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上对思政工作提出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工作要求,就是对职业道德的生动描述。职业道德中的敬业奉献、踏实认真等社会品质契合工匠精神的品质内核,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符合当前中国制造的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体现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内在要素,在社会规范的引导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中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1.加强顶层设计,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工匠精神培育相融合
(1)教育活动顶层设计的制定者要注重自身工匠精神品质的提升。作为教育主体的职业院校自身,在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缺乏对工匠精神塑造的重视。没有制度保障和约束,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无序的。缺乏监督和效果评价,教师的投入热情也不能长久。因此,学校作为主体,首先要追求工匠精神,即对教育管理者自身而言,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考核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要按照高标准来执行。
(2)建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模式,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场域环境。在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公共课程中,一方面,通过思政课堂渗透工匠精神内涵的辩证分析,以“正心精心、敬业精业”的职业态度为着力点;另一方面需,要挖掘美育课程对工匠精神塑造的积极意义。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确立美好的道德情操。即所谓的“以美引善”,以美育追求作为工匠精神的内驱力之一。只有形成对人类命运关注的情怀,才能激发人们最持久、最强烈的热情动力。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依据专业核心技能和行业特色分节点、分模块设计,循序渐进地引入工匠精神,并将其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细节、专注专业,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指导与思想培养,使学生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思想作风,坚持工匠精神。[6]
2.以第二课堂活动和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
(1)在非正式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尚技”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体验。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邀请技术能手、企业精英进校园,举办典型工匠精神的互动活动,提高学生对专业领域中工匠“大咖”的认知,形成较高的职业认可和自豪感。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去服务社会,开展紧贴群众生活的服务活动,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在社会运用的感知能力。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让教师和学生结对子,充分利用学校实训资源,扶持建立教师参与、学生主导的专业社团,丰富工匠内涵,通过实操实践等活动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意识等。
(2)以技能比拼为舞台,加大技能拔尖学生的示范宣传作用,带动更多学生习得成功经验。高校结合专业特色可以建立漏斗形的三级技能竞赛平台,通过不同阶段技能比拼的教育活动,可以让个体习得成功的经验,能有效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性,对进一步推动个体了解相关知识,形成相关经验模式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图1 漏斗形三级技能竞赛平台
第一级,学校将职业核心技能成体系、分模块地进行统筹划分。通过形式、种类多样化的校内技能竞赛,最大程度的影响到学生群体,尽可能地让更多学生发现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技能比赛。
第二级,建立向上晋级通道。通过校内海选平臺挖掘拔尖学生,采取“导师+项目+团队”的形式组成教师和学生结对的微型研究型社团,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强化学生技能水平。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行业协会的职业技能大赛,逐渐形成一批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特长的学生。
第三级,从学有所长的学生中择优选择,组建朋辈互助群体,为学生群体中的精英搭建展示自己优秀才能的平台。利用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影响同辈学生,并组织技能大赛获奖的优秀典型宣讲团,进班级、进教室、进宿舍巡回宣讲其经验和事迹,在全院形成“榜样引领学技能、切磋交流共提升”的文化氛围。[7]
3.营造学习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1.结合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场地,以“尚技”为指导,塑造校园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中,应该紧扣强化技能培养,弘扬工匠精神主题,积极建立线上线下、立体交汇式的宣传途径,全方面覆盖学生的信息接收通路,用学生经常接触的媒介进行工匠精神宣传。青年是互联网运用最为活跃的社会群体,青年的意见表达、社会参与、就业创业、社会交往都与互联网无缝对接、紧密融合。他们独特的学习、自我表达方式,去组织中心化的强烈意愿以及对草根偶像、“网红”潮流的欣赏等趋向性,都给学校的工匠精神传播提出了创新。
2.深化校企合作内容,在校企合作中激发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当工匠由职业院校规模化培养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现代学徒制就成为培养技艺、塑造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8]以知行教育为目标,以企业标准和规范进行职业能力教育为抓手,引入不同的教育群体开展教育活动,将职业技能的培养同“工匠精神”的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并内化于学生的精神中。
4.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构建以工匠精神为指导的学生职业素养量化评价体系
要实现学生认知行为模式从工匠精神——职业行为——工匠精神的螺旋式递进,学校教育设计要有连贯性、系统性。按照教学论原理,这个过程首先是要将观念转化为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实施让学生内化观念,并具体化为符合目标的行为模式。其次,通过实践形成内在品质。[9]因此,唯分数、唯学分的教学评价方式,便不能适应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评价需求。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中的工匠精神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功利化标准,容易引起对过程培养的忽略。高校可以尝试建立起以过程考核为主,以行为导向来评价个体认知内化程度的一套量化评价机制。目前,部分高校推行的“职业素质银行”评价体系和一些高校共青团力推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构建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不同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教育条件现状,选择现行合适的量化评价体系进行内容模块的增添建设工作。例如,可以尝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素质银行”的评价体系中,细分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职业素养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条件,以实现量化考核、评价,构建多维立体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闵继胜.中国为什么缺失“工匠精神”:一个分析框架及检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9).
[2]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3][9]王颖娜,申承林.职业人格:工匠精神培育的基础和关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0).
[4]汪楚凡,孙阳.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掌握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国市场,2017(15).
[5][8]张德文.“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
[6]李靜宜.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工匠精神的培育[J].广西教育,2017(5).
[7]刘娜,张亚,郎儒林.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7(3).
(责任编辑 杨慧芝)
作者简介:耿云霄(1984- ),男,安徽萧县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食品学院讲师,硕士,广东高校骨干辅导员工作室培育项目主持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课题“‘工匠精神’视阈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课题编号:2018JG20),“2017-2018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7WT02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