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09-10庄晓曼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79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班级管理

庄晓曼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人传诵的内容,对于个体价值观的树立产生巨大影响。从公民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小学班级管理者,班主任首先应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个人的高尚品德宣传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班级管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感知和判断的指向标。作为小学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应该注重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在和学生的思想交流中坚定学生的信念,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潜移默化地锤炼学生的道德情操,为国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班主任应该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现在结合个人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分析。

一、班级自办黑板报和手抄报以发挥育人作用

班级内创办黑板报和手抄报既能发挥育人作用,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班创办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黑板报,让学生们感受到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象征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懂得了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爱祖国。在十月份设置这样的板报主题是树立学生爱国价值观的重要契机。1976年1月8日,伟大的周恩来总理逝世,设置“历史上的今天”这样的板报标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周总理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对于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在真实历史事件的积累中,小学生查阅资料能力、阅读能力大大提升,同时还能从真实事件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之路的艰辛,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爱国情怀。除了创办黑板报之外,还可以在班级内设置榜样专栏,用“奖红花”的方式表扬小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优秀表现,激励其他同学以这些同学为榜样不断努力,在宣传正能量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培育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品栏是一个班级的舆论宣传阵地,在比较固定的主题下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例如,我班每学期举办一次手抄报比赛,每期的中心比较突出,班主任可以布置“诚实守信,从我做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的中国梦”等多样化的手抄报,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从中评选优秀作品贴在作品栏上,学生们一踏入教室就受到环境的熏陶,作品栏无形中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感受到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组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需要从正面教育出发和引导,激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和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浓厚底蕴,也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素材。在每周的品德课上,我经常组织学生们诵读经典的古诗词,诵读《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的内容,从其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内心深处获得共鸣。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的精神命脉,对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清明节来临的前夕,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由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去参观当地的“革命纪念馆”,缅怀先烈,让学生了解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回校后再组织一堂交流课谈谈观后感。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心灵洗涤,明白多少烈士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今天的安定繁荣,感恩先烈,珍惜现在。

三、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培养价值取向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制定。让学生们平等地享有参与班级管理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和提升自己。第一,可以通过公平民主的方式制定班级生活的纪律、学习等方面的班级规章制度,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并感受到平等公正的价值观。第二, 让每一名同学都在班级管理中负责某项工作,通过轮流上岗制度给予学生们平等的机会,在分工合作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集体责任感。让学生成為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维护者,最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目的。在班级公约的践行中,渗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全体同学的价值追求。

四、树立高尚师德,引领学生的价值观

班主任除了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同时还要具备高尚品德,用足够的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敬仰,宣传正能量,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用仁爱之心感化学生

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的爱就是对学生的爱。班主任要用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先考虑他们的内心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班主任需要自己具备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良好的素质,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同班主任培育出的学生之所以会有不同,也是因为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个人素养不同。班主任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学生的自信心,爱,让学生能够正确定位并发现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找到正确的前进道路。用仁爱之心去感化学生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从而实现学生自觉追求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用渊博的知识树立学生道德信念

道德教育影响着学生的道德信念,而道德信念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道德信念和知识是相辅相成的,班主任应该以渊博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在每年的平安夜、万圣节和圣诞节这些西方节日到来之际,一些小学生总是过于浮夸的庆祝,一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却保持着冷漠的态度。所以,班主任可以有针对性地召开“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渊源。例如,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和屈原有紧密关联,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传统活动,让学生独立查阅资料并感受端午节的由来,是让学生学习屈原爱国情怀并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方式。小学班主任需要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只有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才能在社会上获得他人的认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国之魂、做人之本。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道德的支撑。为从小做好渗透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小学班主任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创造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培养品行端正的优秀少先队员。

参考文献:

[1]郭鹏飞.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考试周刊,2015(71).

[2]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J].基础教育参考,2014(11).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班级管理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