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时期中职建筑专业有效教学模式

2019-09-10陈洁

锦绣·中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改进策略建筑施工教学模式

陈洁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是越演越烈,各建筑公司对人才的渴求度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中职建筑施工专业作为培养建筑型人才的热门专业,其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全面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了,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全新要求,本文对中职建筑施工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做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教学模式;改进策略

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在教育事业上的大力改革,对人才的培养也是做出了长足的进步。就建筑施工专业而言,一些中职院校重新审视了自身教学目标,更加突出了理论知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运用。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保障了施工水平的提高,但在总体的教学模式上仍然有待改进。

1、中职建筑施工专业教学模式的缺陷

1.1理论和实践未能结合

现代社会需求的是技术实干型人才,而不是空有纸上谈兵能力的梦想家。建筑施工专业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在教学课程中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很好的结合起来。目前,大部分的中职院校的建筑施工专业的教学模式上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联系施工单位让学生实习的机会便越来越少。在难得的工地施工现场实习机会时,施工单位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不会让实习学生长时间待在施工前线,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实践和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1]。

1.2教学方式呆板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大多数高校教师教学的一个教学方式。对于建筑施工专业来说,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个很呆板手段,学生们只是通过影响和图片去认识和理解施工设施和施工工艺。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图文去理解,但技术性的工艺手段和设施操作却并不能在图文中得到学习。建筑施工专业特点在于需要学生结合理论知识亲自去动手操作,然后总结交流从中得到不一样的体会和学到一些技术性的东西。可在教師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们都是被动的知识理解记忆,并且建筑施工专业教师也大都缺乏现场的实际工作经验,课件的讲解不细致,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不够透彻,所以导致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并且实践与理论脱节。

1.3教师资源匮乏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教师团队的组建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程度。据考察,在如今的中职院校教师团队中,教师思想固化,能力落后化的问题存在严重。受经济压力的影响,以及国家对中职院校的扶持力度不够,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很难有条件去引进一些先进的青年才俊教师加入本校的教师团队。教师资源的匮乏,也就导致教育水平的低下。

2、中职建筑施工专业教育模式的改进策略

2.1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去锻炼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裨益颇大。中职院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重视程度,从而加强学生们的理论实践能力。出于安全和工期方面的考虑,全国大多施工单位都不是很愿意接受中职院校的实习学生,所以一般中职院校要联系一些实习的施工单位很是困难。正因为如此,中职院校更应该不断在这一方面加强努力,前期可以和一些小型的施工单位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稳固挂牌实习基地,让学生们都能够有一个真正的一线施工现场实习的机会。另外还可以请合作单位比较有经验的工程师来校或是现场教学传授实践经验和技能。院校应该多和施工单位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形成一个人才培养和输送的产业链,从而最大化的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2]。

2.2科学化教学方法

信息化时代,做任何事情都更加智能化和科学化,同样,中职院校的教师教学方法也更应该科学化起来。不是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出试卷高分而现场工作却无能为力的纸上谈兵专家,而是应该发挥创新意识,做到现代社会的因材施教。抛开传统的集体教授方式,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小班式教学,或是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上多多加入学生和教师的讨论环节。将教学课堂转移到施工现场,邀请有经验的建筑施工工程师来对学生们进行实践辅导和技能讲座。秉承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科学化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们真正学有所得[3]。

2.3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

中职院校应该多加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没有资源就尽最大能力找资源,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等待着时代的淘汰。在经济方面,尽可能的争取到国家更多的帮助和扶持。在教师能力方面,组织教师定期去合作施工单位工作学习,加强教师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不定期派遣教师去高等院校和机构培训,加强教师更加专业的理论知识素养。邀请一些施工单位有经验的工程师做学校的编外教师,不定期的给学生们开设实践课堂。另外,追加一些青年才俊教师的引入投资,让年轻的教师血液加强整个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教师团队的建设若得到加强,整个教学水平也将不断提升。

总结

建筑施工专业是需要培养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技术实用性人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新时代对建筑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中职院校应该将不断改革和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一套科学化合理化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从而不断为国家、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素养的全面技术型建筑施工人才。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行,中职建筑施工专业的教育模式也将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也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伙强.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2):142-144.

[2]王艺霏.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及发展趋势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4):261-262.

[3]穆雪.中職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7,16(15):150-154.

猜你喜欢

改进策略建筑施工教学模式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