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019-09-10牛越
牛越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于多媒体教材中图片和语言的特点,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紧扣的网络课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阅读教学
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广泛应用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是一次教育上的里程碑,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向现代小学语文教室灌输了大量新鲜的血液,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文本内容形象化,使课堂阅读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为整个中國的教育过程的进步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现状
多媒体教育的发展弥补了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但多媒体辅助教育才刚刚开始应用于小学课堂,仍存在许多误解和操作缺陷,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改正。
首先,目前,一些教师忽视了课堂的目的和计划,使多媒体课堂过于丰富,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所有现代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实现高效教学,如果忽略了教学目的,或者把它放在次要位置,只是简单地发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会使教学模式处在过于被动的位置,进而降低教学效果。
其次,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直观,有吸引力。然而,过于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不管在课间还是课后,都长久的沉浸在丰富的画面中,对其深刻的印象使他们无法完全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达到语文阅读课堂启发和创新的目的更是难上加难。
最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理应从语言和文字开始,用句子重现内容场景,使学生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引发共鸣,最后形成自己的语言。而多媒体教学的视频和图像让学生在耳目一新的同时,并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进而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尽如人意。
二、完善多媒体阅读教学的必要性条件
(一)监控管理
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我们的小学阅读教学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但是,由于网络资源环境的良莠不齐,相关教育人员在教学探索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例如,实施互联网监控功能,将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容及时屏蔽,保证师生多媒体阅读网络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技术指导
教师在进行网络技术指导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浏览学习网页的必要程序,然后,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交换各自想法的网络操作基本技术。教师也应该从各个方面收集、处理和整合学生阅读进度等信息资源,例如可以设计并创建一个专门领先型学习网站,促进并加强学生的技术指导。
(三)素养提升
由于多媒体网络空间是一个非常自由的信息交流空间,允许任何人发送消息,因此,教师应加强教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归纳、说服式教育,促进学生在多媒体阅读教学的全面发展。
三、多媒体阅读教学具体实践
(一)情境创设,调动课堂积极性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对小学生来说过于新奇和陌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直观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使其具备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并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中,教师通过视频动画,将火烧云的形状和颜色通过真实的图像,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出大自然的魔力与神奇;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相册,向学生展示大量有关火烧云的图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学生谨慎的观察并描绘心中的“火烧云”,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二)情境创设,开阔学生信息视野
计算机多媒体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详细的背景信息,教师可以将阅读对象恢复到特定的自然社交场景,帮助学生更深入、更加准确地理解阅读内容。例如:五年级下册《三味书屋》一课的内容是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的文本內容,非常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不当,就此,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与作者鲁迅相关的文字与照片,根据课堂阅读需要,提取适当的教材,为课堂阅读教学深入理解文本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情境创设,创新学生自主探究
提供创新型教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完成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必须紧扣文本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探索材料中所包含的创新元素,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捞铁牛》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如何使用水浮力,并巧妙完成黄河下打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和认同文章中的怀丙和尚工程师的优秀和出色,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四)适度的艺术性,激发情趣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优秀的教师在好的教学过程中,包括其所采用的理念、技巧,甚至资源、工具等,在实现其教学目的的同时能够被其他人“鉴赏”。因此,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要体现适度的艺术性。此外,教师不仅要考虑知识的表现和媒体的运行,还要顾及学生的感受,要用富有情趣的讲解来感染学生,切忌机械、单纯地操纵机器。教师在上课前发给学生课文内容探究单,其探究单是由教科书厂商提供。在上课前,教师会要求学生完成课文内容探究单,由组长在上课前检查小组成员完成的状况。在课堂开始时,进行小组讨论并上台发表。当学生发表完内容,让各小组进行补充,再由教师做补充。在每个小组报告完成时,由学生共同进行总结,之后教师进行最后总结。教学开始前先进行比赛规则说明。
(五)加大对多媒体设备的投入经费
对于加大投入教育经费,通过调查除了教科书和工具书外,其他多媒体设备在日常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开发利用率很低。课件的魅力和效果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并要求与学生的可接受力成正比。有效的知识是设计者根据教材内容所确定的知识点,是学生原来未知的,既能听懂理解又能转化为能力的电教材料。所以,在课件设计中,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合理确定知识点和知识难度,借助现代媒体的转换功能,使抽象的知识尽可能具体形象,成为学生喜学易懂的有效知识。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能盲目追求潮流,应该根据小学语文阅读特点,合理的提升优势并予以科学的使用,使多媒体真正有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进而开创中国阅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19):76-77.
[2]郭佳.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77.
[3]曲兰.小学语文阅读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探索[J].吉林教育科学,1999(12):52-53.
[4]广州市天河区云山小学语文科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导刊,1998(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