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式
2019-09-10刘燕
刘燕
摘 要:众所周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它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现今的小学英语教学,大部分教师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来提高课堂的互动。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思考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最佳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效。那么,教师就要在分组方式上下功夫,通过较好的分组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塑造、能力得到锻炼,以此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分组方式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想要推行完善的分组方式,教师需要充分考量各个时期的教學内容与活动,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分组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能力得到提高。从宏观角度来讲,在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分层型、均衡型与自主型等方式展开综合性的课堂模式探索,并以此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分层型分组方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考虑到班级整体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教师需遵循因材施教的战略思想,将分层教学应用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这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于这种思想,教师可构建分层型的分组方式,将具有同等级能力的学生归为同一小组。分层型分组方式适用于课堂开展前期,也就是教学讲解阶段。在此阶段中,教师可针对不同等级学习小组制定难度不同的学习目标与任务,使其符合各个等级学习小组的实际学习能力。这样既不会给各个等级的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又能帮助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以《My favourite season》这单元课程讲解为例,教师首先需要将班级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层,可根据其考试检测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与日常课堂表现情况将其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等级,并根据等级的不同设定具体的学习小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分别对不同等级的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其展开对教学内容的预先探索。对于学困生小组而言,教师可要求他们探究本单元文本中所蕴含的陌生语言知识点,将词汇、短语与语法结构等因素进行明确的释义解析,并带入原文语境加强理解,然后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交流,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中、优等生而言,所设置的探究任务应当提高,可布置具体的问题,加强学生对文本分析、总结与概括能力的锻炼。例如,“Whatare people's different feelings about the four seasons byreading the text?”“What activities can be done in thesefour seasons?”以及“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Please explain the reasons.”等。这种分组方式更能够贴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更为合理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指导和教学训练,以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
二、均衡型分组方式,形成良好的组内帮扶机制
在前期课程讲解时期,教师要以分层型分组方式来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与方案的设定。这样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接下来,在课程开展的中、后期,教师就需要设置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体验或探究。同时,在这一时期,教师所设置的任务应保持均衡性,以满足课程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进度。此时,如果再沿用之前的分层型分组方式,就显得不适宜。于是,教师要创设均衡型的分组方式,将班级整体学生分成若干个实力相当的小组,以此来适应中后期各项探究活动或竞争比赛,从而构建和谐的班集体环境。
在分组构建中,教师仍需要考虑到班级整体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根据之前分析好的等级范围将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归为同一小组,以保证每个小组内部都具有一定数量的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这样,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小组内部的各成员间都能形成较为明确的帮扶机制。小组内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帮助能力较弱的同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给予他们一些学习的经验与思路,或者树立榜样。这样就能使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向优等生看齐,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达到与优等生实力均衡的水平。因此,这种均衡型的分组方式不仅能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形成公平的比赛与竞争氛围,还有利于小组内部帮扶机制的形成,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整体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三、自主型分组方式,构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上述两种分组方式都是以学生实际能力为标准构建的多元化合作学习模式。这两种方式虽带有些强制性,但确实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其学习感受为重要参考展开分组形式的构建。比如,自主型分组方式,这种分组方式是随机的,由班级整体学生根据个人喜好与学习习惯进行自由搭配,在班级内部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发挥,并能使他们对学习更为主动、积极。这样的分组方式适合用于课堂开展后期。比如,在学习《How can I get there》这一课时,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文本中语言知识点的应用,可在课程后期创设体验式活动来让学生展开情景剧的体验。这时,我们便可采用自主型的分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展开情境体验。这种方式能让拥有相同喜好的学生产生学习的共性,促使他们去合理安排剧情内容,并在融洽的氛围中准备有关课堂内容的体验活动,包括角色的分配以及台词的创编。学生能在情景剧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这种自主型的分组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潜能的激发,强化其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从分层型、均衡型与自主型这几种方式来展开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师把这些合作学习方式应用在课堂的各个时期,能有效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雪燕.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何洁.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梁秀芬.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4]周红.合作学习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