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

2019-09-10颜洁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颜洁

[摘  要:自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了我国信息化进程,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高校会计教学也逐步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本文主要探讨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会计信息化现状,接着阐述了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最后总结了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本文讨论结果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学现状;模式创新]

“十二五”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稳定提升,信息技术也逐步渗入各行各业中,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化本身属于一项综合学科,结合了会计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高校必须要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才可保障教学质量,提升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1当前高校会计信息化现状

当前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教师上机演示、理论授课的教学方式。这类教学方式是以实验教材为参考资料,学生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上机实践操作,难以实现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1.1课程学习兴趣不高

传统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为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足。甚至部分学生还会丧失学习兴致,难以为学生后期就业奠定基础。

1.2教学方案设置问题

为保障教学安排的合理性,院校一般会开设计算机方面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上级操作机会。但由于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理解不足,无法深入教学,导致教学设置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1.3师资力量存在问题

部分院校在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阶段,大部分教师属于计算机课程兼职教师,会计理论知识不足,学生无法认知自身学习的意义,难以掌握重点知识,无法保障知识与实际衔接。

1.4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分析当前全国各类财会专业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①实验教材陈旧,且实验教材单一,高校會计信息化教材更新缓慢,无法保障会计信息化效果,难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②实践内容与真实实务不符合,学生模拟实训与真实会计实务处理之间存在这较大的差异,无法保障会计业务实施的真实性。或部分院校只注重理论教学,学生完全没接触过会计实务处理,难以消化会计知识。

2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核心基地,只有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才可保障教学质量,较快教学改革。

2.1提升课堂趣味性

第一,需要积极开展分组实验教学,提升课堂趣味性。相比传统单一授课方式,选择分组独立学习、师生互动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强。比如:在上机实践课程教学阶段,教师可将课程的1/2时间用以教学,布置实验内容,剩下的1/2促使学生开展自主实验操作,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掌握相关知识点,在小组协同操作下,可实现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第二,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选择案例授课方式,配备其他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层面,促使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密切结合,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促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环境。

2.2调整教学方案

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开设前,院校应当先开设计算机软件、会计学等课程,为学生后期学习奠定基础,促使学生更好的领悟会计信息化的用途,明确会计信息化的工作原理。与此同时,还需要及时转变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开展会计信息化实践操作课,强化学生动手能力锻炼,促使学生全面掌握会计课程内容。

2.3强化师资培养

学生想要全面掌握会计信息化课程知识,需要记住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理论知识,并将两者综合应用,才可完善自身会计信息化知识体系,这一切需要师资队伍的支持。院校在师资配置上,需要选择资深教师,并对教师开展深入培养,定期开展理论知识培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也可派遣教师去企业实践,不断丰富自身的会计信息化实践经验,以此保障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持续性。

2.4改进实验教材

若直接摒弃传统会计信息化实验教材,无法实现短时间内实验教材的整合,院校应当积极扩展思维,征询教师的意见,参考西方会计实验教材编写思路,科学规划院校办学特征,及时更新现有实验教材,修改教材内容。首先,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确保编写的教材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其次。我国会计信息化体系本身起步较晚,院校需要积极参考国外教学体系,做出合理完善,以此保障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事半功倍。

3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

当前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教师上机演示、理论授课的教学方式。在信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类传统授课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无法保障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如下。

第一,基于现在国内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结合院校教学特色,合理调整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明确当前会计信息化人才类型,主要包含:应用型、开发型、实施型,不同类型的人才,应当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式。

第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实务教学的原则,强化理论教学设计与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设计,完善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课程结构设计。

第三,在实际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中,落实前期规划,结合信息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做到同步教、学,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为学生后期就业与发展奠定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尝试,积极创新,就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的对策,以此保障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持续性,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祝红艳.高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设置及优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22(08):47+53.

[2]杨梅,张广旭.“互联网+”引发的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2018,08(11):194-195.

[3]杜静.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安徽省高职院校为例[J].当代会计,2017,15(07):60-62.

[4]庄燕娜.基于成果导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会计类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28):254-255.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