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初探

2019-09-10靳亚萍

高考·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途径重要性

靳亚萍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阶段,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都在为高考做准备,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质,为更好的提高高中生的传统文化的素养,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进行相应的简单讨论,希望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重要性;策略渗透;途径;

传统文化的传播和语文知识教学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在教授语文时,渗透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结合极为重要。虽然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相互渗透的教学方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两者结合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去研究的。本文简主要要论述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及教学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

语文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科目,语文课承载着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等信息,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如何把传统文化更好的结合到高中语文教育中,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和传承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1.有利于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传统的语文文学作品中,很多都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民生疾苦的记录,或是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的对名人志士的敬仰,通过语文学习传统文化,这是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主要方式,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通过语言学习传承优秀文化,学习其带来的高尚爱国民族风情,让学生始终关注国家的发展,把自己的志向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2.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我国文学作品都包含着独有的文化知识,通过学习古诗词等古典文学,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读完古典文学作品后,学生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增强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现状

1.过度的依赖除援助以外的辅助书

目前,在高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作品主要是古典文学,而古典文学主要以诗词的形式出现,由于学生对古诗词的文字含义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在学习和古典文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而目前,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主要是学习古典的文学作品来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语文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度的依赖古文翻译等辅助类的书籍,而忽略了对自身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自身缺乏自主思考的理念,所以出现了无法更好的详细的理解和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加无法全面体会到其中所蕴藏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

2.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培养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已经愈趋成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和领路人的语文教师,需要多加重视相关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了解了古诗古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来指导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对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语文教学中的许多语文教师只关注古代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基础知识,但缺乏对其中的真实意义和情感教學。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初探

1.注重对现有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挖掘

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就要有效的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因素,挖掘出课本中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教师应当将教材中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观点与内容作为教学的的落脚点,对其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与文化价值重点教学,引导学将这些优秀的传统的价值观念来丰富自己综合素养,与传统文化产生在心灵上的共鸣。

2.编造有当地特色的语文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特色的地方文化。因此,学校可以通过结合当地文化的特点来撰写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语文教科书,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例如,山东是孔孟的故乡,可以依据他们著名作品和故事来编写语文教本给学生来学习。当然还有孔子和孟子的精神品质,这也应该纳入编写的重点。

3.开展拓展性的语文学习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中的许多文章大多是一些大作品的摘录。只有通过学习这一点,很难理解作者和作品的伟大之处。语文教师应切断只学习节选内容,而是让学生在课堂外的业余时间阅读古典经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此外,学生可以组织学生探索经典文章的作品,观看“百家讲坛”等古典文化作品的分析视频,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也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大对这些教学内容的重视。

4.提高教师的认识和修养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包含了对较多的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但是这些作品并不能完整的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语文教师不仅只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书本的古典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中华传统文化,而是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去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只有当教师自身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地理解,才能更好地把它渗透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所以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就尤为重要。语文课堂教学是高中生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教师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应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素质,以优秀的文化素养去传授,把传统文化真正的渗透到学生中。

结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源泉。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才能传承,民族文化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传统文化的浸润,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也促进了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维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J].文学教育(上),2019(04):110.

[2]黄颖.民俗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12):181.

[3]冯聪颖.试论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41+4.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途径重要性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