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育的“点金石”

2019-09-10陆桦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韩熙载美的美术

陆桦

最近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出版社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从1998年10月开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10个省市10岁-18岁的中小学生及其父母为对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其中对学生所学知识有用性的评价研究发现:51.4%的初中生和72.5%的高中生认为从学校学习的有些知识没用,他们对在校学到知识的有用性提出了质疑。因此在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被一些人认为是没有什么可学的,因为如果数、理、化、外、语考差了,要挨家长骂,而美术又不参加高考,是小三门中的小三门。从有的学校来讲更是连课都不按排,正是由于这些偏见和弊端的存在,使现今的学生缺乏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从“被动的学”到“我要学”,这其中当然就少不了“兴趣”这一点金石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个人对某种事物积极探究,对某种活动积极参与的心理倾向。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衡量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有些学科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科,而美术鉴赏是可以直接为鉴赏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心理所把握的一种美感享受,因此是一门有吸引力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知行统一,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产生兴趣。

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的事,单纯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凡事由我来”的教学,很容易产生满堂灌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学生动脑,动手的余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如讲到《室内环境设计时》,我自制了一张厨房、客厅两用的居室设计投影片,说明了电灯、电视机、玻璃橱窗所处的位置,以及总体的色调,学生听的津津有味,这时我发出提问:“假如我在厨房这儿装扇门,前提是厨房里有油、盐、酱、醋,故显得比较乱,那么这扇门应该怎样设计?”于是同学们结合平时生活中所看到的,当了一回小设计师。最后有同学认为在门上装磨砂玻璃,在玻璃上刻条鱼……还有同学说门上可以刻些镂空的花纹,同学们跃跃欲试,都希望老师能听一下他们的创意。从中不仅体现了学生有表现美的欲望,而且也反映了学生对生活中美的热爱,更让学生知道了自己原来还有一定的社會价值,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高涨。

二、知识的连带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产生兴趣。

我们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孤立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同样语、数、英……各学科之间也存在着内部的联系,只有全面发展,利用综合的知识以一变应万边才是素质教育必须完成的首要目标.

1、引用古诗文,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美术所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价值。如《园林与民居》,讲到古代许多园林的园名都是借用古词赋之意而得名的,于是我以同学们熟知的《退思园》为例,告诉学生“退思园”的园名是根据《左传》中的一句话‘林父之事君也,尽思尽忠,退而思过’而来的,要求同学们以语文的古文知识为基础,翻译一下。由于同学们的基础没有打好,所以把“事”译成了“做事”,“林父”译成了“园林的主人”,把“君”译成了“君子化”,于是出现了“园林的主人做事很君子化”闹出很多笑话,使学生意识到在文言文方面还很欠缺,从而激励他们好好学习。也使他们明白了原来美术鉴赏课也有如此多的学问,促使他们产生兴趣。

2、通过历史事件,使学生深刻理解艺术作品深刻的艺术内涵。在我们的高中美术课本上,有很多中外名画,都是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或时代背景而来,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才能进一步的让学生理解艺术意蕴。如《韩熙载夜宴图》它的作画背景就一定要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知道“韩熙载为什么闷闷不乐”,“韩熙载为什么这样的心情还要举行宴会”等等。当我讲到韩熙载由于南唐后主李煜不懂得治国,所以没有重用韩熙载,但李煜却是个能诗文、音乐、书画之人时,突然学生就背起了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背的不亦乐乎,正是由于学生对李煜的了解,所以《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背景也就一清二楚了,同时也促使学生急切的想了解在这一段熟悉的历史时间段中这一幅画又表现了什么,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

三、先进的信息化教育,进行创新教育,促使学生产生兴趣。

现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一个国家要发展,教育首当其冲也要发展,以前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是传播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只有在课上听老师讲,才能获取知识,这种单向式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思想,而且也体现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的研究》的课题,在这一课题中,我们制定了两种方案:

①教师不做任何的提示,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报刊、杂志或图书馆等任何途径去寻找相关艺术的资料,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例如,在讲到外国雕塑家时,我举出了一些雕塑家的名字,有吕德、乌东等,请同学们分几组,每一组去寻找其中一位雕塑家的生平、主要活动情况、对主要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用自己的话总结该雕塑家的艺术风格,最后总结成文,在各组之间评出优秀作品。其实这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从另一个侧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正因为这种新奇的学习方法吸引了学生,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有很多同学竟用自己的零花钱用电脑打印成文(当然我们并不主张),并印有精美的图片,也有同学直接用软盘交作业,于是出现了《西方世界之光——贝尼尼》、《被凯旋门铭记的人——吕德》、《〈舞蹈〉,生命的芬芳——卡尔波》,我想正是由于美术学科中的“点金石”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才会有如此多的优秀之作,把学生惊人的审美能力挖掘出来了。

②利用网络教学,使教与学达到一种互动的关系,利用直观的美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前提是每位同学拥有一台电脑,通过网络在课上直接施教,最后由教师提供一系列相关的网站,请同学根据提供的网站搜集资料,达到学习的目的。最近有机会听了某初中美术教师的一堂网络教学课《肖像漫画》,他首先通过一组漫画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真人肖像与漫画肖像的区别,接着利用不同的漫画表现方法,对阿凡提进行了多角度的变化,使学生明白肖像漫画是抓住了某个人的特点进行多角度变化的,最后用了大量的漫画图片,让学生总结肖像漫画的特点。并提供了一些网站供学生进一步理解。使学生在听课时达到了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

四、课外兴趣小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使学生产生兴趣。

高中美术课主要以鉴赏为主,是培养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但是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高中生已经有相当高的创造能力了,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使他们从做中找到乐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开设一定的兴趣小组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我们根据男女同学不同的喜好开设了陶艺小组、绘画小组,纸艺编织、篆刻小组、书法小组,通过学习,当一件件作品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时,他们觉得无比的自豪,因为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而且能做的更好,成就感促使学生对美术这一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所以只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乐学,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学科“点金石”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韩熙载美的美术
韩熙载和他的《夜宴图》
美术篇
打破平衡
狂欢派对中的局
被误读的《韩熙裁夜宴图》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韩熙载夜宴图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