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10王冰环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逐渐走进深水区,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日新月异的教学需要,因此很多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开始利用微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如何在教学中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中独有的创造性和学科性相结合,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中学课程

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对教学思维发生了全面性变革,谁能够熟练运用多元化思维传导知识,谁就能在教学先机中抢占鳌头,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课堂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过去的课堂边界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倾向于网络化、信息化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新时达变革下,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就显得越发重要。

1.信息技术的必要性阐述

1.1打破学科壁垒与偏见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比较轻视信息技术的学习,甚至很多家长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打游戏,害怕学生接触后难以自拔,这就说明该学科存在一定的接触壁垒,需要家长、学校、社会三方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认识。

2013年教育部联合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新课程改革的指导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明确指出,要让信息技术普及到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而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只有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普及和指导,才能让学生接触到立体化、多元化的知识体系[1]。

1.2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教学模式并不普适于所有学生,在传统学科教育中,讲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个准则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学科中仍然适用,针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学生,不能用一套模式生搬硬套的强加给所有学生,否则教育资源成本会提升,而效率反而低于预期。

1.2.1不同年龄段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度不同。

研究表明,10岁以下的孩子对信息技术的喜爱程度高,但是对知识的接受度却很低,这是一种反相关的辩证关系[2]。年龄小的孩子往往对创新性教学的渴求更高,相对于传统的文字、图画,他们更喜欢色彩鲜艳、画面丰富的教学体验,但是由于年龄的局限性,导致幼龄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不能快速捕捉信息点,只是在一味的接受信息技术带给大脑皮层的感官刺激,而把接收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能力严重不足[2]。

而12岁以上的学生,往往更适合高频知识点输出,单纯靠传统的扁平化教学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高频化的输入需求,而最适合普及信息技术教学的年龄,往往集中在12-16岁期间,因此,在中学阶段引用信息技术是符合学生自主意识和教学客观规律的。

1.2.2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创新性极强的实用性学科,因此不能把教学工作局限在课堂,应该让信息技术变成知识体系中的云共享,让教学内容不再受制于时间、空间的局限,学生可以在任何碎片化的时间里通过计算机进行有效学习,从空间角度上来看,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微课堂”,从地域的角度来看,云共享视域下的信息技术可以打破地域边界,让知识无处不在。

2.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及案例分析

中学学生恰好处在多元化教学受众的黄金年龄段,在教学上存在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为学生提供了天然的兴趣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主体的认识,便于学生对学科的掌握。

2.1利用实践带动学生积极性

由于中学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对平面化、教材化的知识缺乏耐性,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通过感官刺激来带动学生的學习积极性,而实践也不必要只局限于软件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机能和原理,带动学生兴趣内核。

2.2建立兴趣网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对计算机有着天然的喜爱,而如何将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是该学科最为重要的一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表示只有在信息技术课中,才能真正接触和了解计算机,因此教师应该在课程中安排一些环节,比如利用搜索引擎等,来让学生体验网络的神奇,也只有拓宽获取知识的途径,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正向的、积极的引导意义。

2.3教学案例分析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惯用模式单向型授课模式,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教师都不能第一时间得到反馈,而如果通过双向授课,例如在知识点出现的时候,教师不用中断讲课就可以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导关键点,这种互动性的教学手段,会给学生带去强烈的冲击力。

例如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普遍不能熟悉运用五笔打字,如果教师一味的进行字根等理论基础教学,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这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持续性开展,然而如果通过打字游戏的运用,学生可以在寓教于乐中忘记字根的繁琐和枯燥,有利于加强学习体验感,可以从根本上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3.解决信息技术在应用教学中的痛点

3.1摒弃单一化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与传统课程不同在于,传统课程往往重理论轻实践,而信息技术恰好相反,但是任何一种孤立的、重复的教学模式,都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元化的新媒体手段,让学生体验浸入式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2开拓教员思路

以校方的计划纲要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提升为主轴,因地制宜的制定一套教学思路,并且为了整体促进教员教学水平的多元化提升,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培训成本,使学校可以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不断引导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3]。

4.结论

当前,填鸭式的教学已经不适用与任何一个学科,而信息技术作为时尚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学科“弄潮儿”,更应该摒弃机械式的讲授,扭转教学思维,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感,未来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评价课堂教学的支点也必然由“关注效率”转向“关注效益”,不再强调知识点的积累速度,未来会越来越重视知识与能力系统的自我建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涛.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j).传播学讲稿.2018(1):52-69

[2]菅爱民.开放式授课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2017(2):08

[3]孙冰哲.浅议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19(09):13

作者简介:王冰环,1990年,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蒙古族,本科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应用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