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10陈东明

高考·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高中体育解决措施

陈东明

摘 要:高中体育课程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渠道,在高中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使得高中体育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影响到体育课程作用的发挥。有鉴于此,本文联系高中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探讨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推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体育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心理发展与创新意识。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部分师生不重视体育课程,普遍存在其他学科教师侵占体育课时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体育课程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要得到师生的重视。文中详细分析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问题

高中体育运动训练围绕学生展开,但是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如身体状况、学习兴趣、运动水平等,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一般可以轻松完成运动训练,身体素质差的运动训练时则会存在问题,难以顺利完成运动项目,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积极性。此外,体育教师要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针对学生情况选择合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体育运动训练效果。这要体育教师采取合适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体育运动训练质量直接受到教師素质与执教能力的影响,但目前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不利于提升高中生运动训练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国体育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并逐步实现产业化,这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加。但就眼下情况而言,部分高中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内容较为陈旧,不符合当前体育俱乐部迅速发展的需求,需要教师及时调整体育运动训练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此外,针对部分体育专业学生不重视学习文化知识的情况,教师要采取合适方式改变这种情况,实现文化知识与运动训练同步进步。

2、高中体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

一旦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身体素质跟不上技能要求,就会导致重点动作难以掌握,此时就会加大损伤的可能性。但就教学成果的统计而言,学生由于这种情况发生损伤的几率相对较低,因此这种情况也经常会被学校的教学机构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由于学生的畏难和恐惧心理,也会影响学生运动动作的标准型,在不规范的情况下也会增加损伤的可能性。

学生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要根据动作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把握。在学生全部掌握某一个动作技巧以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的教学,通过全面组织,建立预防机制,有效避免学生损伤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为了有效避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需要重视容易受伤部位的训练,通过强化关键部位的身体机能,有效避免学生受伤。在体育运动中,膝关节使用强度较高,因此在平时训练过程中需要在保护膝关节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训练,提高技能。

2.2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项目内容丰富是多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很多项目在操场上无法开展,高中生只能接触到有限的体育运动项目,会让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偏见,不利于增加学生体育知识。高中体育课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视频或音频的方法,丰富体育课堂内容,同时可以拓宽学生关于体育知识的事业。如,短跑技巧教学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塑造“龟兔赛跑”的情况,并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并在多媒体课件中穿插后蹬跑、摆臂等方面的动作。让高中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初步掌握短跑技巧,拓展高中生视野的同时,培养与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体育游戏的组织除了要考虑高中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外,还要因人、因时、因地进行体育游戏的设置与灵活运用。在高中篮球课中,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体育游戏,根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密切观察高中生的体能变化,把握时间,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三人全场快攻技术教学时,必须熟悉球性,练好“体前快速运球跑”的铺垫。可将“接力跑游戏”与运球结合起来,采用循序渐则的方法。

2.3合理利用体育游戏

高中生年龄不大,对游戏充满浓厚的兴趣,足球教学时引入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根据高中生特点选择合适的足球游戏,提高游戏教学的效果。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开展足球训练,潜移默化间掌握需求技巧,逐步提升自身足球运动能力。教师设计足球游戏时,要考虑各方面因素,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筛选出合适的足球游戏。体育游戏的运用需要制定科学的计划,具体包括将教学目标有效融入游戏中,设定好游戏时间,同时明确游戏的形式等方面,每一个实施环节都应该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同时对于游戏目标的设计,应该保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并与教学内容相关联,避免独立进行游戏脱离教学需要。

如:夹球跳接力赛、踢球穿越、双人垫球接力赛等,这些都是常见的游戏类型,教师要考虑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戏方法。双人垫球接力赛适合高中新生,游戏主要规则:2人划分成一小组,将足球通过额头或脚进行传递,整个过程中要保持横向移动,运球时不能用手触碰足球,一旦出现足球落地的情况意味着游戏结束。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做好技术指导,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游戏,未参与的学生成为拉拉队员,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在使用游戏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创新思维的应用。传统的足球训练都是通过比赛方式进行,相对比较单调。因此老师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在模式上进行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改善教学效果,起到锻炼学生身心素质的目的。

2.4创新体育教学评价模式

体育课程的开设可以缓解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的巨大压力,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有一定益处。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体育课程要求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懈奋斗的精神,使学生完成体育项目的毅力得到充分强化。另外,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教师也应使用多元化的方法手段,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面对高课程压力时拥有良好的心态。

因此在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形成锻炼的习惯,拥有良好的体质。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让学生对体育活动项目进行自主选择,从而帮助老师更加顺利的开展各项体育教学活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对学生潜能的挖掘,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自身的好处,真正让学生终身受益。

另外一方面,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考核,还要重视对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能力的考核,具体还可以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比如设置团队考核方式,重视学生平时表现。还可以通过举办比赛活动的方式让不同的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在不同小组展示过程中,学生还能通过仔细观察,掌握学习方法,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3、结语

总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掌握常见运动的方法与技巧,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并拉近师生关系。可以夯实学生体育运动基础,逐步养成终身运动的体育意识。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德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73.

[2]辛艳军,李倩倩.基于健康行为视域下高中体育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运动,2018(15):106-107.

[3]吴华坤.高中体育教育中主体参与的教学理念渗透及其实施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7):93+95.

[4]周志芬.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117.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高中体育解决措施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