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2019-09-10周月红
周月红
摘 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推广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有利于侧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推广措施,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以教学指导为研究切入,以期探究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新视野。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1 引言
语文阅读的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不会阅读就谈不上学习语文。语文的阅读方法很多,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不断训练,阅读能力一定会逐渐增强。
2 在阅读中重视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读中悟,读中品,不可以讲代读,更不能以讲代悟。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地时间和自由去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分角色读、默读等,在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通过反复阅读,就会对文字中间所表达的思想及情感了然于胸。并且,阅读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读中会和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碰撞,会产生一些新的思想或体验。同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读的时候,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对于学生的独特感悟,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更要鼓励有创见的看法。
3 课堂内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堂内的阅读教学活动都是以课文为主,分析文本,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现有的文本进行课外阅读的衍伸与拓展。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去在课后寻找鲁迅先生《朝花夕拾》内的其他文章,通过阅读来拓宽对鲁迅写作手法和内心感受的理解路径。又如在教学了《草船借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如果学生感觉有阅读困难,那么可以请同学们先阅读白话版的《三国演义》,了解了相关的人物以及故事走线,对课文也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另外,小学语文课本上有很多古诗词的内容,涉及到的唐诗、宋词的面特别广,教师不仅仅要从白话课文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古诗词方面也要进行课外拓展的引导,教学了优美的诗词之后,引导同学去阅读同类诗人的其他诗作,去阅读唐诗、宋词、元曲内的精髓之作等,学生会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具体的引导路径包括:首先,引导阅读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阅读教学结束后,布置相关作业学生应完成作业然而,课外阅读是必要的。虽然这是个硬性规定,但也是这是初步指导的最好方法。当然,老师应该随时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后的阅读可以通过对话来理解复习课后阅读,了解课外阅读情况,可以在课堂上提问了解课外阅读的效果第二,通过阅读比赛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具体方法是增加一些课外阅读题以通过考试请同学们认真做好课外阅读活动,也可以组织专门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课堂集体交流活动,学生互相沟通。如果阅读不到位,阅读量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学习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表现不好,他们的求胜欲望必然会提升使他们认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4 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学都是针对集体的一种教学,因此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就比较少,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现如今多媒体网络技术非常发达,不但可以储存多种信息资料,而且可以储存各种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在整理课件的时候,多运用超链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重视一下教学内容,根据教學需求相应做出教学计划的改变。在日常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把握信息技术的特点,合理运用各项信息技术。避免出现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的行为,避免内容五花八门没有侧重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将语文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完美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5 教师要做好小学生阅读过
过程中的引路人学习是一件持久的事情,想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综合素养,需要不断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扩充。而在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引导者和提升者,教师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水平和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学生阅读的引路人。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在优化和完善自身专业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提高自身在语文学科中的教学质量以及技巧等[3]。传统小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对其阅读的标准要求仅停留在对文中内容中的汉字和阅读的流畅的,而对于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和记忆则没有更多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在专业能力的有效发挥下,通过自身的影响,继而持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性情得到不断陶冶的基础上,建立和培养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学习思维。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才可以做好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和培养过程中的引路人。
6 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突破各种难点
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区分好各种重难点。把握好教学的主要环节,如我在教学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中,可以大量增加视频课件教学的内容,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更能体会到荷花的美好。我们在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后,想象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反而更能体会“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这种思想感情。
7 结束语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处于关键和核心地位。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学生阅读兴趣的浓厚,阅读数量的多少,是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努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杨晓勇.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OL].学周刊,2017(33):121[2017-11-05].
[2] 陈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88+70.
[3] 黄昌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61.
[4] 张聪聪.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