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与医学院医教结合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2019-09-10岳继利
岳继利
摘要: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结合自身所学及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目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推进医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必要性、目标和内容,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赤峰学院;医教结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8-0126-03
1 前言
高校所培养的医学人才,主要是以培养具备德才兼备的医生为目的,传统的高校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往往过于重视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和医德素养方面的教育,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则非常有限.众所周知伴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下的医院多以外科为形式开展救治工作,对于医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需求较强.因此,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增加医学人才实践动手能力便成为当下高校育人的主要理念.
为适应赤峰学院转型发展的需要,培养对象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医学院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完成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诊疗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成为卫生保健机构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作为双师型教师,不但要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还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大夫,不但要在理论上还要在临床中,培养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和医院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协同育人机制.
本课题根据实际情况和有限的条件,主要探索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和医学院协同育人研究.主要针对学校内的专业理论教育与医院专业实习、临床操作、医院文化、医德医风及实习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进一步结合.
临床实习是以医院为核心全面展开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也已从校园向医院和社会转换.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高校文化氛围与医院所固有的文化氛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种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所处环境和教育手段的不同.
对于医学生来讲医德就是其根本,医学生如果没有医德,即使学问和本领再大,也终将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医者.所以医学生医德的培养是医学生培养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德的形成不仅需要课堂的灌输,更需要实践中的体验.正因为如此,实习医院文化对实习生医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地方性本科高校的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师资水平不高,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复合型合格人才不但需要打实理论基础,更需要精练的临床实习实践指导,这就需要更加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建立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与医学院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不仅有利于医学人才医院文化的培养,更有利于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对于培养其操作经验,养成良好的医学心理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赤峰学院医学院的学生.明晰和理顺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的关系,就如何建立起保证附属医院的教育质量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医教研整合是世界一流医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它将临床、科研、教育三者密切融合在一起,使临床治疗、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查阅当前有关于医学专业大学生培养的相关理论书籍,并对重点书籍做重点分析,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2.2.2 问卷调查法:设定相关的问卷,調查与了解学生及医院对于目前培养模式的观点及问题.
2.2.3 数理统计法:回收的数据采用Excel2007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推进医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需求,我国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附属医院在公益性和营利性之间摇摆不定,在应对社会医疗需求的紧迫性和未来医学人才培养、前沿医学研究的重要性之间尚未找到最佳平衡,医院对教学、科研投入不足;二是医学院与附属医院一体化发展的纽带关系尚不牢固,附属医院在支撑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有待提升;三是一流医院与一流学科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高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缺乏;四是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发挥尚不明显,医学和工科、信息、理科、人文、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协同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这些问题的解决,亟须打破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将医教研协同发展作为基本定位,真正实现附属医院的内涵式发展.
3.2 推进医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目标
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的关系是互惠互利、协作与指导的关系,为确保教学质量,本项目从建立和完善“准入”、协议约束、感情纽带、整体建设规划、激励与引导、指导和监控、加强学生管理、政府有效干预等机制为突破口,理顺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关系,构建和谐稳定、有序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附属医院在高等医学教育方面的效能,实现共建双赢的目标.
本研究将以时代变革为背景,以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重点,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学理论与临床造作相互融合,变革传统医学高校过于倾向于学生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轻视临床操作这一培养模式弊端,将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与医学院的医教结合为基础,探讨符合时下医学人才需要的新型培养模式,来更好的为国家培养出优质的医学人才.
项目组成员自工作以来,一直关注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查阅并积累了相关文献,并注意对相关文献做重点阅读和分析,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理论基础,由于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的密切关系,使得理论教学和临床试验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试验数据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本研究的开展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并为研究的原创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会紧紧依靠赤峰学院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扶持和人力资源的帮助,发挥附属医院研究基地的作用,力争为学校与医院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协同培养探索和开启新的模式.
3.3 推进医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内容
赤峰学院推进医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是顺应当前世界范围内医学人才的培养趋势,密切我国国情,适应当前我国不断快速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使学生在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单纯的强调医学知识的学习这一单一模式,转而强调高校与附属医院共同培养医学人才这一“两条腿”这一培养模式.为更好的完善这一培养模式,将配置共同的医学人才管理系统,设置医学理论与附属医院实践相同的学习内容,配备两套教师教授体系,其中高等院校的医学教师,侧重于专业医学基础知识的教授,夯实学生在校期间的解剖、生理、生化等专业理论知识,教授医学专业学生简单的实践操作知识.附属医院的教师则主要负责学生医学实践的培养,从简单的医学实践操作的教授,逐渐发展为相对系统和专业的医学实践操作能力.
赤峰学院医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内容体系主要是对赤峰学院医学人才大学生在专业技能水平、心理品质、临床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在培养内容中加大了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的教学内容和比重,倡导医学专业人才多接触社会实践,在不断变化的医学实践中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4 推进医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现状
3.4.1 学生对推进医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对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与医学院医教结合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过程中,被试200名学生,有男大学生77人,占到被试学生总人数的38.5%;女大学生有123人,占到被试学生总人数的61.5%.在学生年级的分布中一年的学生有46人,占到23%;二年级的学生有52人,占到26%;三年级有61人,占到30.5%;四年级的学生有41人,占到被试学生总人数的20.5%.在被试大学生的专业分布中可以看出临床专业的大学生有72人,占到被试学生总人数的36%;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有77人,占到被试学生总人数的38.5%;医学检验专业的大学生有51人,占到被试学生总人数的25.5%.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对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与医学院医教结合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调查中,学生无论在性别、年级以及专业分布等选项中,分布均匀,基本能够代表赤峰学院医学院的基本情况.
3.4.2 学生对推进医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认知分析
在对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与医学院医教结合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中,为了便于新模式的开展所针对的对新的培养模式学生的认知情况中可以了解到,45.5%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为调查人数的最多数;有27.5%的学生认为有利于自身的成长,排在第二位;有11.5%的學生学生认为不利于自身的成长,排在第三位;有10%的学生认为一般,排在第四位;另有5.5%的学生认为不利于自身成长,排在第五位.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对新的培养模式认知度较高,认为有利于自身的进步和成长.
3.4.3 学生对推进医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态度分析
在对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与医学院医教结合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中,为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对于新的培养模式的态度,特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发现有有49%的学生非常支持新模式,排在第一位;有30.5%的学生对新培养模式的态度表示支持,排在被试学生名次的第二位;有10.5%的学生不支持新的培养模式,占到被试学生总人数的第三位;有6.5%的学生态度为中立,排在第四位;最后为有3.5%的学生非常不支持新模式.
结束语
为适应赤峰学院转型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医学院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完成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诊疗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成为卫生保健机构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人才.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认为当前的培养模式对于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是十分有利,在时下新的医疗卫生发展的情况下,要审时度势的变革新的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
参考文献:
〔1〕张岸,汪岩.网络公开课:打破封闭的围墙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8):23-25.
〔2〕黄雪刚.基层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129-131.
〔3〕张波,李红日,冯冀,等医院神经外科期临床教学实践探索[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1):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