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理性写作”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行为观

2019-09-10武大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理性教师

武大伟

【摘要】  “理性写作”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观,应有重新的定位。语文教师要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者,要做“理性写作”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要做学生“理性写作”的促进者、引导者,要做“理性写作”课堂的协调者、合作探究的激励者。

【关键词】   教师 理性 教学行为观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8-116-010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从未止步,但作文教学现状,却长期处于尴尬境地。北大中文系原主任温儒敏先生,这位北大从事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学者,对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非常失望,认为“如今中学作文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线崩溃”。

一种改革的共识,就是让作文课堂回归理性,着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建构“理性写作”的教学模式,模式中教师应该有怎样的教师行为观,是应该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

一、做理性写作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者

理性写作中,学生们理性思维的培养,常常需要有效的、大量的写作资源进行训练。学生缺乏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长期以来教师对写作资源,缺乏有效的开发和整合也是一个问题。

课文阅读教学和理性写作教学,是互补的。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把握、利用、整合各种与文本相关的资源,创新变通,推陈出新,把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课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止于传输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这是获得一切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借助课本中的经典文本渗透理性思维,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苏洵的《六国论》、韩愈的《师说》、鲁迅的《拿来主义》等都是很经典的说理文,逻辑缜密,论证方法精妙,均闪烁着作者的理性之光。

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鼓励学生关注接触社会生活,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理性写作的田园。组织学生广泛阅读,同时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坚持写感悟,写思考,定期检查指导,组织辩论交流活动,让他们读写结合,边读边积累。

语文教师能做好写作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者,就会展开一个新局面。

二、做“理性写作”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教科书上对于理性写作知识的介绍,大多是简单的、甚至模糊化。这样的介绍是“吝啬”的,是缺少有效“指导”作用的。

李玉山老师说:“老师要先教会自己再去教学生。”所以面对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尽快学习,尽快成长为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中,建构自己的理性写作教学体系。

教师时常写点东西,最主要的“功用”是能让自己对生活保持一份敏锐的感悟和体验,让自己的思维处于高度灵敏的状态,让自己思想的活水时刻激荡,而且在写作过程中对布局谋篇、表现手法、遣词造句等等都会刻意揣摩,有了切身体验,再加上对最新写作理论的汲取和借鉴,才会给学生真正有用、有效的指导,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空话。

我们目前的写作教学一直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的毛病,从初一到初三,从高一到高三,训练的内容与教师的指导缺少合理的梯度,作文课也就成为令学生消极怠工的时段。作为语文老师,努力做“理性写作”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和写作指导实力,给学生以有效、理性的指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之所在。

三、做学生“理性写作”的促进者、引导者

夸美纽斯说:“寻求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要做到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兴趣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投入理性写作当中,还能够让其树立自主学习能力。每个学生的兴趣点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写作动机的培养,激发他们写作的内驱力。有了纯正的写作动机,有了对于理性写作的兴趣,学生就有可能主动地自主地对理性写作进行尝试和训练。

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我们理性写作的首要任务,古人强调“文章以意为主,意在笔先”,又说“气大则声宏”。这“意”和“气”都是指思想修养。只要思想水平提高了,文章的立意、境界才有可能高。当代社会迅猛发展,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学生作为思想不是很成熟的群体,对比之下受到的冲击更大。教师在这方面一定要加以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不仅仅是出于理性写作的需要,也是立德树人的需要。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会有效,以后的路才会走得长远。

四、做理性写作课堂的协调者、合作探究的激励者

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中,老师更多的是作文题目的布置者、写作技巧的讲授者、作文内容的批阅者这样的角色,教师与学生是对立的。现在的理性写作课堂上,我们要克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要变之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作文为中心、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教学法则,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发现、自己组织、自己构思、自己辩论、自己写作、自己评改,给学生主体以充分的发展空间。老师的角色要变成课堂的协调者、合作探究的激励者。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那么,真正的作文课堂也更是这样的。如果语文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提供平台和机会,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那语文课堂就会成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发光的舞台。高中生理性写作能力的培养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只要我们把握好理性写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只要坚持学习理论、敢于实践、敢于面对失败反思,我們就会看到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和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生‘理性写作’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H-17287,批文号晋教科规办[2017]10号)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深度语文》,作者:王开东,漓江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2]《语文可以这样教》,主编:于漪,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10月第一版.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4]《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09年第3期.

[5] 《高中语文教学》,2014年第9期.

猜你喜欢

理性教师
欲望膨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秋天在哪里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
感性设计
重视解题反思 深化数学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