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分析
2019-09-10彭靖
彭靖
摘 要:《妇产科护理》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本门课程开展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
由于当前妇产科对护理人员存在较大的岗位需求,所以中职护理教学中对于这门科目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比较高。当前中职院校受到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基于學生的就业需求以及医院岗位要求来开展教学改革。
1 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材内容过于传统死板
中职《妇产科护理》科目所使用的教材版本时间都比较长,教材内容虽然也在更新,但是仍然赶不上现如今我国三甲医院中所开展的一些新的护理变革。而且中职院校的护理教师很多都是理论型的教师,有很多教师多年不接触临床护理,在教学内容的准备方面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比较传统死板,容易提不起学习兴趣,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护理技能。
1.2 学生缺乏妇产科护理实践
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一般是先开展理论教学,之后再中职学习的第三、第四学年再开展实践学习,理论和实践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间隔,学生没有机会边学习理论边参与实践,最终学生的护理学习效果也可能受到影响。像《妇产科护理》这门课程中有较丰富的实践内容,如果不及时参与实践,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并不牢固。
1.3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在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总是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来传授知识,大多教师认为这门课程的内容十分重要,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很多,必须在课堂上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让学生多学习一些知识。但是越是如此,教师就越是成为了教材的“复读机”。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其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一些基础知识完全可以布置成作业让学生自学,课堂时间十分宝贵,教师更应该采用一些灵活的方法来启迪学生的思维,重点解决学生不理解的疑难问题。
1.4 纯理论环境下教师很难做出准确评价
在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就是学生的知识点记忆情况,在期末考试时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各种在妇产科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产妇产后出血问题的护理应该如何实现等,像这些问题在回答起来都比较容易,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因为每个孕产妇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具备理论知识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教师在纯理论环境下对学生做出的评价也就不那么准确。
2 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的策略
2.1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人性化护理模块
中职院校可以挑选更为合适的《妇产科护理》的教材,但是教材一般几年改版一次,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每年所使用的教材都是最新的内容,能够直接基于教材来获取到全面的妇产科护理知识。实际上,教材中的知识大都属于妇产科护理中最为常见的基础知识,适用于大部分孕产妇的护理,但是实际工作中需要学习的知识要远远多于教材中的内容。所以为了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开展《妇产科护理》教学时,教材知识点的教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形成对教材知识框架的补充。而且随着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在开展《妇产科护理》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增加人性化护理模块内容。
2.2 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护理实践技能
中职《妇产科护理》课程教学中必须重视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校外实践一般都是在合作医院中进行,但是去医院进行实践的岗位机会有限,学生必须轮流分批实践,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己应聘到其他医院中进行实习。总之,校外实训机会比较少,但是中职院校可以通过建设校内护理实训基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这需要学校进行一定的投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这样实际上是方便学生进行实习实践,但是中职院校在资金方面并不充足,所以也可以考虑多个学校合作建设实训基地,以此减轻单个学校的经济压力。
2.3 灵活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形成丰富活跃的课堂
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教师也必须掌握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比如采取情景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翻转课堂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来丰富课堂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新颖的知识以及课堂形式。以情景教学法为例,其可以是案例教学法的情景化表现,单纯讲解案例并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但是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配合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就可以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同时制造一种“紧张”情绪,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妇产科中,并以一名护理人员的身份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4 融合模拟临床考核模式,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在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开展相应的评价并不能单纯考核理论知识,更应该构建临床考核评价,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学生在医院妇产科中参加期末考试,但是没有条件的话,可以设计模拟临床考核模式,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考核,再由教师综合考核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得出准确完善的评价结果。在开展对学生的评价时,要先制定出科学的评价表,然后根据评价表中的打分项来依次评分,评分过程要客观。
3 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进一步端正态度,跟上改革的步伐,为学生提供全面、新颖的妇产科护理知识,提高学生对人性化护理的认识和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护理知识临床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数字人体解剖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江超群.职业技术.2018(12):90.
[2] 妇产科护理教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陶玲.课程教育研究.2018(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