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自选主题活动的开发

2019-09-10辛华张园园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基本原则实施

辛华 张园园

摘   要: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出台后,幼儿园课程开始强调幼儿的自主发展与能力的获得,注重课程发展和实施的多元化和自主性。幼儿园自选主题活动应运而生,其采取的是体验—领悟策略,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幼儿园应当领悟政策文件的要义和精神,把握主题活动开发的基本原则,积极实施源于生活、归于实践、还于幼儿的主题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主题活动;基本原则;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1/24-0105-02

人们常说:“让我们的教育像呼吸一样自然。”幼儿园班级自选主题活动打破了以往按照指定方案进行活动的模式,赋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同时也给予教师更多的选择权。主题活动是以一个话题为中心进行的延伸活动,其更为贴近生活,更具系统性和灵活性,更加注重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并且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一、开展自选主题活动的基本原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幼儿教师要深刻学习《指南》,领悟《指南》的基本思想,把握自选主题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首先,遵循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并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以幼儿为主体,自主分组,共同制定游戏规则,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其次,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協调发展。再次,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按照幼儿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最后,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养成认真专注、乐于想象、积极主动、勇于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主题活动的选择与开发

主题活动以幼儿所要参与的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幼儿能力、满足幼儿求知欲为目标。主题活动是教师选择组织学习内容、开展教育教学过程、创设教育环境的方向标。为此,幼儿园应从生活、游戏、自然、设计等方面入手,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由班级教师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现结合笔者开展的主题活动,总结如下:

(一)从儿童生活中来,到儿童生活中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日常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教师要理解幼儿的童真、童趣,关注幼儿的日常感受,并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处教育契机,及时追随幼儿的兴趣,灵活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积极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一日生活中,“吃”是吸引幼儿的一个关键点。教师可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开展“欢乐小厨房”班级主题活动,引领幼儿“走进”厨房,认识厨具、尝试使用厨房用具,并鼓励幼儿亲手制作美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认知能力,而且培养了幼儿热爱劳动、善于探索、勤于动手操作的良好品质。

(二)游戏引领幼儿生命成长

陈鹤琴先生说过:“给儿童充分的娱乐和游戏。娱乐和游戏对于儿童身心的发展是有重大的意义的。它可以给儿童丰富的经验,它也可以给儿童学习怎样控制情绪和怎样与人相处,还可以发展身体的技能,启发儿童的智力。”玩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应遵循幼儿天性,积极开展如“趣味野战”“户外大建构”“沙水游戏”等大型项目的主题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迸发激情,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探索未知领域。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且会促成孩子某种思维模式的形成,有助于幼儿日后的学习与成长。

(三)引领儿童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成长

人的成长,需借助大自然的力量。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了“自然缺失症”,这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者需要药物治疗的病症,而是因为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导致儿童出现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幼儿园应为儿童创设一个真实的世界,在大自然中捕捉幼儿的新发现,并以此为契机生成主题活动。如“小动物大探索”“种植”“走进春天”“可爱小蚂蚁”“蚕宝宝”等都是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探索与实践。幼儿在观察与体验中,可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并从中体会生命的意义。

(四)利用主题网络图分解活动节点

网络图是一种图解模型。幼儿教师设定教学主题后,将主题目标进行剖析和分解,找到下一级目标,根据目标及幼儿的兴趣支撑点寻找合适的教育内容,通过内容的展开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主题网络,并用流程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教师在设计主体活动的二级分题和三级分题时,应覆盖幼儿园教学的多个领域,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此外,设计二级分题和三级分题时,教师应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重视幼儿的生成活动。

三、主题活动的实施

以幼儿亲身经历、体验探究为核心开展的主题活动,构成了启蒙式、多样化、综合性的探究性活动课程。在幼儿“提出问题——实践探究——再提出问题——实践求证”的循环探究过程中,促使幼儿获得丰富体验,实现幼儿健康成长。主题活动开展方案的策划、游戏规则、需设关卡及情景创设等环节,可由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然后依据本班项目主题的开展情况安排时间进行实践。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使幼儿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此外,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时,教师应亲身参与幼儿的探索过程并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积极搭建自主探究活动的学习共同体,使幼儿的探究之旅趣味横生。

此外,针对自选主题活动,幼儿园应制定相应的评价监督方案。幼儿园要组织教师分享本班小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幼儿园可根据自选主题评分方案,选出较为成熟的主题活动,然后进行二次分享,实现共同学习。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基本原则实施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人力资源管理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有效实施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